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何红芝)4月1日,位于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益阳市人体器官(遗体)捐献缅怀纪念园内庄严肃穆。由益阳市红十字会、益阳医专等主办的“生命·希望”主题缅怀纪念宣传活动在这里举行,向全市511名以生命馈赠生命的人体器官(遗体)捐献者致以崇高敬意。90余名捐献者家属代表、医务人员、医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肃立默哀,敬献鲜花。
“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将人间照亮。朋友,感谢您,感谢您珍贵的生命礼物。”在纪念碑前,益阳医专学生用真挚的情感朗诵《珍贵的礼物》、合唱《至少还有你》,歌颂捐献者大爱无疆的精神。
捐献者家属颜琴含泪抚摸着纪念墙上母亲杜菊红的名字。杜菊红是原益阳市饮食服务公司工农理发店退休职工,曾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益阳市劳动模范”,离世后捐献了遗体和眼角膜,帮助两位年轻人重见光明。颜琴动情地说:“学生们将写满感谢的千纸鹤系在纪念树上,那一刻,我读懂了母亲常说的‘人走茶不凉’。”
“他们用生命最后的馈赠,为医学圣殿筑起基石,为濒危生命点亮希望之灯。”喻文辉在致辞中倡议,让我们携手成为生命礼赞的传递者。
活动结束后,市红十字会在益阳医专学术报告厅开展了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知识宣讲,并组织志愿登记。11名师生现场完成捐献登记。“捐献者用生命诠释大爱,能帮助他人延续生命是件伟大的事。”2024级乡村医生本土化培养班朱笔歌同学说道,在解剖课堂上聆听捐献者事迹、面对大体老师的经历让她深受触动。
作为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重要基地,益阳医专始终将人文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每学期第一堂解剖课前,师生都会身着白大褂,举行简朴庄重的缅怀仪式,向“大体老师”鞠躬致敬并集体默哀。捐献者的生平事迹也被教师融入日常教学中,让医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时感悟生命的意义。在世界红十字日、清明节等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学校还组织师生前往益阳市人体器官(遗体)捐献缅怀纪念园等地,沉浸式开展“生命接力+生命教育”。
据了解,益阳市自2011年开展遗体和器官捐献工作以来,志愿登记15400人,实现捐献511例,帮助1300多名患者重获新生。为缅怀纪念捐献者,益阳市红十字会和益阳医专主持修建市人体器官(遗体)捐献缅怀纪念园。纪念园位于益阳医专一处静谧的山顶,占地面积230平方米,周围绿树环绕,环境优美。
编辑:王溶
二审:陈文静
三审:倪正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