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曹娇)10月24日下午,长沙幼师高专“青鸾”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第四期)《古典艺术的当代认知》的专题讲座在图书馆报告厅成功举办,为大家解答了这些疑惑。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油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松山湖美术馆、盒子美术馆执行馆长,迭奏山学院副院长刘可。讲座实行预约制,吸引了400余名师生到场聆听。党委书记肖思源、校长李毅、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李慧中出席,讲座由艺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带头人王艺伟主持。
刘可从古典艺术的当代认知、个人的美术实践、创办煤炭坝镇五亩冲国际艺术园迭奏山学院的历程三个部分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讲座。
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从古典到现当代,时代的艺术审美在不断发生变化。在第一部分中,刘可通过分析乔托·迪·邦多内、安布罗乔·洛伦泽蒂、拉斐尔、拉斐尔前派等著名艺术家和艺术团体的代表作品,深入剖析了古典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古典艺术对当代艺术创作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与启示。他指出:“古典艺术不是一张单独的绘画,而是整个社会和文化的建构。”
在谈到古典艺术的当代认知时,刘可鼓励大家不要盲目崇拜任何一个艺术大师,而是要勇于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念,创新发展属于我们自己的艺术风格。他指出:“艺术是多元的,古典艺术中有许多风格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但更重要的是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他尤其强调了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他提出培养审美能力,首先要意识到审美是多元的,其次是要学会关注和分析美好的事物,最后实践才能产生审美。
“无论你在哪个地方,只要你能有想法有行动,并保证你的质感和推动力,你就能实现你自己的创意。”在第二、三部分,刘可结合自身的成长故事分享了自己的艺术实践历程。刘可读初中时,经常看到宁乡师范的老师在教学生画画,由此他对画家这个职业产生向往,后来他独自前往杭州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学习,打开了全新的艺术视野,在艺术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2008年,刘可在广州小洲村租下一个仅有6平方米的空间,并取名为“腾挪空间”,给空间取名腾挪,意指呈现、挪用、涉入、非既定艺术领域。10余年来,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有过100多个不同形式、不同艺术家的展览,腾挪空间为来自全国乃至世界的艺术家,提供一个可以自主自立的、并且免费的艺术空间,让艺术形式绽放出更多可能。以这个空间创意为延伸,刘可又进行了许多艺术实践,如深圳华侨城盒子艺术空间项目等。目前,刘可也是盒子美术馆与松山湖美术馆的执行馆长。近十余年,他在国内外举办个展10余次,并多次参与各类国际性群展。
腾挪空间展览被村民围观
深圳华侨城欢乐海岸盒子艺术空间
2022年,刘可回到家乡宁乡,在煤炭坝镇创办五亩冲国际艺术园迭奏山学院。据悉,该学院在五亩冲煤矿工业遗址上建设而成,以当代艺术创作、国际艺术驻留、艺术理论研究为基本内容,致力于整合地区及国际资源,培养国际化高水准的艺术样态,结合当地的传统特点和现代化发展,使当地环境和文化特征得以保存,促进生态文明发展、艺术创作公共交流和本地文化结合在一起,促进本土的、社会的、国际的艺术实践与文化产生。刘可回到家乡,不仅是自身艺术的再一次实践,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刘可表示,我们要挖掘中国文化艺术的魅力,“要相信我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拥有的都是美好的事物,这就是文化自信。”
煤炭坝镇五亩冲国际艺术园迭奏山学院
讲座过程中,刘可与台下师生积极互动,现场气氛热烈。在互动环节,针对大家提出的关于艺术与天分的问题,刘可给出了深刻的见解:“艺术创造最重要的天赋是源动力,它源于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无论你的作品是否赚钱,无论它是否对你的生活产生影响,只要你热爱艺术,拥有持续不断的创作激情,那便是你最大的天分。”
讲座结束后,长沙幼师高专学生们深受启发,纷纷表示这次讲座拓宽了他们的审美视野与见识,更加坚定了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只有持续不断地学习和创作,才能有源源不断的热情和动力。
编辑:王轶诺
二审:陈文静
三审:倪正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