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当中,总有许多让我们难忘的教育故事,第一次上课的窘迫,一次效果十佳的课堂案例,一个后进生被成功转化的喜悦,一次走进孩子心灵深处的交流,一个不经意的故事带来的触动,一个与孩子斗智斗勇的故事,一次与校长同事家长交流的感动……只要您有值得分享的教育故事,我们都真诚的邀约你,在《我的教育故事》策划,讲述您的故事!投稿邮箱jyxwwtg@qq.com。
随着课间活动结束的铃声响起,我正要离开教室,耳边传来一个声音:“ 老师,5!”回头望去,只见班上的可馨同学一手撑着桌面,另一只手打开手掌,伸出五根手指头。
我马上明白了她的意思,赶紧举起右手亮出大拇指,给了她一个大大的赞。就在彼此会心一笑之际,时间仿佛又回到刚才的数学课堂上……
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得数是5的加法”。上课铃声过后,我将两盆又大又红的苹果摆在讲台上,学生们看见了,都兴奋地伸长着脖子,想近距离的一睹为快。于是,我趁热打铁让学生上台来,分别点数两个篮子中的苹果,再合起来数一数。数量5有四种组成式,上台来“操作”的都是班上点数能力较弱的学生,能力好的孩子,则要求他们说组成式,再由我板书出来。
可馨同学是最后一个上台来数苹果的,别看她脑瘫,除了手部的精细动作有所欠缺外,智力并没有受到很大影响。本来,我给她设计的学习内容是观察别人数,再让她来说。但她看到好几个同学都数过苹果了,还没轮到她,她越来越焦急,竟高举着手站起来,提出“抗议”:“老师,我想数……苹……果!”
看着她期待的眼神,我含笑请她上台,她大大方方、动作流畅地完成了操作。正当我以为她将要回到座位时,她却拿起讲台上的粉笔,指着黑板上的组成式,然后手里比划着。我立即明白,她是想像我一样,把刚才自己的操作,用组成式写下来。面对这样“得寸进尺”的举动,我被她逗乐了,面朝台下的学生说:“可馨同学想帮老师把5的组成式写出来,我们接下来就拭目以待吧!”
一开始她写的很顺利,但就在写最后一个数字“5“的时候出了状况:只见她先快速地写一个3,然后在数字3的起笔处添上一横。写完后,她对自己的表现甚是满意。“也许她认为这就是5吧!”我心里一边这样想,一边思考着对策。眼睛扫过讲台,看见桌上有数字5的卡片,我立刻把这个“范本”拿来和她写的数字5进行比较,看过之后她有些失望,台下的学生也发现了这个书写错误。一开始以为她忘记5的样子,于是我对着范本,示范写了一个5,然后让她模仿写一个,结果她还是之前的写法,我以为她没有认真看,又让她写了一个,结果还是一样。
看来她不会写5!此时,我有些着急,再看看可馨同学,此刻的她面红耳赤,抬头看看我,眼神中写满了不知所措,然后愧疚的低下了头。转头看台下的学生,有的在议论,有的则开始走神,课堂组织有失控的趋向。
俗话说,越急越想不出办法。书写数字5难度最大的是第二笔“竖弯钩”,这一笔对于有动作障碍的脑瘫孩子来说,想一笔流畅地写出来,是非常困难的。想到这里,我又突然想起了在一本写作书上,读过“动词连动拆”地描写方法,就是把一个动作分解成好几个动作来写。“那我也可以尝试把5分成三个笔画,用三笔来完成!”脑子里闪过这个念头后,立马召集学生们一起跟着我来写:一笔竖,二笔弯钩,三笔一横。
学生们对这个写法感到新奇,“谁来用刚才的方法写一个5呢?”我再次趁热打铁,举手的学生很多,其中包括了讲台上的她,“可馨同学离老师最近,就让她来给大家表演写一个吧!”由于刚学,担心她因紧张而遗忘,写完第一笔竖后,我让她停顿片刻,同时我在她写的“一竖”下面,写出第二笔“弯钩”,待她看明白之后,我又马上轻轻的擦去第二笔,她再写的时候,“弯钩”这一笔已经能顺利地写出来了,过了这个难关,最后的“一横”那便是轻舟已过万重山了。讲台下也响起热烈的掌声,再看看她,也一扫之前的不快,脸上笑成了一朵花。
再完美的课前设计,课堂上也做不到完完全全按照“剧本”来教学,也许这就是课堂的魅力所在吧!教师要时刻关注课堂上学生的一举一动,感受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要,捕捉住那些“意外”,并作出恰当的反应,就能让一个“事故”变成“故事”。
(作者系湖南省醴陵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编辑:李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