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职业教育 > 深度报道 > 详情

让职业教育点燃“发展引擎”——聚焦2024年湖南省两会代表委员心中的“关键词”

2024-02-26 10:08:30 来源:《湖南教育·职业教育》 作者:陈文静 黄佳莉

位于长沙的三一重工18号工厂里,新型产业工人正与工程师协同攻关,让9大工艺、32个典型场景实现“聪明作业”;连绵不断的田埂上,大批“新农人”返乡创业,端牢“中国饭碗”的底气……伴随“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一步步变成实景,职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正为现代化新湖南建设点燃“发展引擎”。

2024年1月,又到湖南两会时间。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建设教育强省新任务,多位代表委员怀揣沉甸甸的“民声”,对职业教育推进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等热点话题建言献策,传递出社会各界的美好期盼。

本期,让我们聚焦代表委员心中的三大关键词,探寻湖南职业教育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一:推进体系建设

2023年12月湖南成为全国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试点省份以来,各地各校积极落实工作部署,职业教育不断激活新的发展动能。但从整个社会层面来看,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仍然有待优化,职业院校对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的贡献度亟须加快提升,职业教育就是“差生教育”的传统观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坚持与产业结合、与地方和政府政策结合、与社会区域结构结合、与个人终身学习结合,稳步推进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日前,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将体系建设列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工作。新形势下,湖南应如何充分发挥体系建设的牵引作用,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多位代表委员对此展开了探讨。

湖南省人大代表、湖南佳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罗长林:循序渐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都在大力倡导发展职业教育。但当前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还不高,更多资源向优质高校倾斜,且职业院校专业授课方向与企业需求不完全适配,就业前景等方面还达不到人民的预期和要求。

要突破职业教育发展瓶颈,不能急于一时,而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一是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这包括保障对职业院校的建设和改造投入,提高教育设施和教学设备的水平,同时加大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资助力度,确保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能够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二是加强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对全省职业院校教师的培训、激励和管理制订更为科学的计划和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职业教育工作。三是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对接。一方面,督促全省各职业院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另一方面,组织专业人员加强对湖南产业发展趋势的研究,及时调整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确保教育与产业需求的紧密对接。四是加强职业教育的评估和监管。对职业教育质效建立科学的评估和监管体系,对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学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准备解决措施。同时,也要加强监管,确保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防止出现浪费和滥用的情况。

湖南省政协委员,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民建支部主委、质量诊改与督导处处长易东初: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各行各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推动湖南制造上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教育强省的必然要求。

提高职业教育发展质量。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严把教学标准和毕业生质量标准两个关口,努力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业态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差异化需求。优化院校结构与布局,构建与普通教育学校体系并行的职业教育学校体系,不断发展助力产业布局的国家重点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地方示范职业院校和着力促进就业的民办职业院校。重视教师培养的先导作用,加快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明确“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推动企业高技能人才与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打造专业素质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改革完善职业教育制度。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适应、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协调的要求,持续推进课程标准、教学标准、实习标准和实训条件的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职业院校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能力。以技术技能水平、职业道德、就业质量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为核心,构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与督导评估制度。积极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培训经验,大力推进“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形成完整的学历框架与职业技能资历框架。

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首先,积极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开设应用技术类专业或课程,深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其次,锚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习结果认定的参照点,推进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学历互认与人才流动,为职业教育毕业生未来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再次,将薪酬待遇与技术技能水平挂钩,鼓励地方政府将高级技术人才纳入本地人才引进计划,让他们在落户、住房、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等方面与高等学历人才享受同等待遇,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回报率与社会认可度。

湖南省政协委员、湖南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务委员会委员、长沙华中医卫科技中等职业学校董事长陈强:推动职业教育增值赋能,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当前,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感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阻碍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建议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推广,引导社会公众转变观念。引导不同区域、不同层级媒体加大宣传力度,针对不同群体受众开展分层、差异化的宣传;从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才中,选取典型代表进行集中宣传。

同时,搭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放宽“3+2”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名额限制,促进更多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展开合作。加快落实“文化水平+技能测试”模式的职教高考。逐步扩大应用型本科和职业本科的招生规模。在职教高考中,考虑增加美育、劳育项目分值。

另外,鼓励大型企业与职业院校构建共同体,打造校企协同育人环境。鼓励企业尤其是国企与职业院校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推动校企之间建立与地方产业链发展相适配的“1+N”校企合作模式。鼓励企业将实训基地、项目研发等落户在对口职业院校,营造校企协同育人环境。加大金融机构对职业院校,尤其是民办职业院校发展的支持力度。

搜狗截图20240226100023.jpg

学生在校企合作开发的智能制造生产线上进行实训(拍摄:陈海旺)

●关键词二:深化产教融合

加工资、发红包、送礼包、安排补休……春节前后,多个行业掀起了“抢人大战”。与此同时,不少应届毕业生依然辗转在各个招聘会现场,寻找一份相对理想的工作。

一边喊“招工难”,另一边喊“就业难”,这种就业结构性矛盾的背后,是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不合拍”。特别是受现行评价体系的影响,一些职业院校的教学更关注学生理论素养的提升,无法满足企业对复合型、实践型人才的要求;部分校企合作仅停留在简单协议或劳务用工的表层,企业未能深入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在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劳动力供给趋紧、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如何跟上区域经济发展的步伐,摆脱产教脱离、教城脱钩、产城脱节的恶性循环?这成为多位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湖南省人大代表、常德中山外语职业学校校长左菲:以产业园区为基础,搭建学校与企业对接的桥梁

产教融合一直是学校与企业努力的方向,但目前发展成效并不显著。制约校企合作、阻碍产教融合的主要原因有多个方面,一是产教融合缺乏推进机制与政策支撑,导致职业院校的热情较高,企业行业参与的热情较低;二是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低,职业院校希望与企业共享人才资源、设备资源、信息资源,而企业只愿用人才,不愿与学校一起培养人才,甚至把与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当成一种负担;三是职业教育与人才需求“匹配度”低,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模式及成效与企业对人才职业素养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导致不少校企合作协议成了纸上谈兵,甚至出现人才培养与企业所需脱节的现象。

对此,建议由产业园区牵头组织或筹建市域产教联合体,以产业园区为基础,在园区内专设机构,搭建学校与企业对接的桥梁。这样方便企业近距离培养学生,学生既是学生又是学徒,真正使学生学习、实训、实习、就业一体化,打破校企合作形式化居多,毕业生“上岗无法上手”的尴尬情形。同时,设立技术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与认证制度,激发园区、企业、学校多方的积极性。

湖南省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定珍:打造一批支撑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市域产教联合体

打造以产业园区为基础的市域产教联合体,是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更好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目前,全国各地虽然开展了市域产教联合体创建工作,但仍存在融合体合作机制不规范、参与主体协同性不强、实际操作形式化等问题。应当切实发挥产业园区综合统筹职能,完善参与主体协调机制,推动区域内各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形成共生共融、共享共赢的产教融合新生态。具体建议如下:

以产业园区为基础,完善运行保障机制。产业园区是由政府或企业为实现产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是实现产业发展的技术、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的聚集地。建立健全区域产、科、教协同发展的常态化运行机制,应由地方政府主导,产业园区推动,行业协会指导,推动资源整合和充分利用,落实政府购买服务、金融支持等政策。以产业资源丰富的产业园区为基础,成立政府、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的理事会,探索形成实体化运作的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和保障体系,并赋予理事会相应职权,使其能发挥统筹规划、协调指导、检查督办的职责,为联合体运行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空间。

以支撑产业经济为重点,优化结构布局。联合体在结构布局上应更加注重服务产业经济发展,优先覆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以及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聚焦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目标,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为重心,对接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主攻方向,组建若干个由国家级产业园区牵头,高水平大学、优质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的市域产教联合体。搭建人才供需信息平台,推行产业规划和人才需求发布制度,引导职业院校紧跟市场和就业形势,完善职业教育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促进专业布局与当地产业结构紧密对接。

以全产业链建设为关键,激发动力与活力。联合体是建立在产业链条上的新载体,要全要素融合、跨区域组建,将教育服务场地由区域转向全局,改革重心由教育转向产教,功能定位由跟随转向支撑,引导产业园区围绕全产业链出台政策举措,凝聚合作共识点,创造互惠共赢的效益,进一步补链、强链、延链,激发龙头企业、头部企业参与联合体建设的动力与活力,积极创造条件让一批具有领先地位的、不可替代的优势产业落地产业园区。建设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打通科研开发、技术创新、成果转移链条,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积极开展员工培训和技术技能培训,为园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实现联合体实质共建、共治、共享。

以服务学生发展为目标,创新培养模式。联合体人才培养要更加注重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文化素养,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联合体各类主体与高职院校深度融合,共商培养方案、共组教学团队、共建教学资源,共同实施学业考核评价,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职院校精准对接行业发展前沿,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加大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力度,提升职业学校的办学能力,培养一批服务国家战略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产出一批行业前沿的技术创新成果,有力地支撑服务教育强省、教育强国建设。

湖南省政协委员、株洲市教育局副局长黄芳:强化政策供给,深化产教融合

当前,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不断深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面临多重困难,如社会认同感不强,保障机制不健全,发展动力不足等。尤其是地方配套政策供给存在不及时、不精准、不到位的问题。产教融合涉及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利益主体,要实现多方主体同频共振,做到价值共创、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归根结底要靠制度保障,靠体制机制创新。强化政策供给,是深化产教融合,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发展所需、社会所盼。

深化思想认识。一是树牢产教融合既是教育制度,也是产业政策的思想。对经济社会发展来说,产教融合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对企业来说,产业必须依托高价值的人力资源才能迈向全球价值链条的中高端。对学校来说,职业院校不应在封闭的教育系统中孤独地进行人才培养。因此,推动产教融合,最需要的是系统设计,以区域性推进、上下联动形成推动改革的强大合力。二是践行产教融合教随产出、产教共生的理念。依托产业办学是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需要我们坚持产教双向融通,实现供需平衡;坚持面向市场原则,推动产教互动共变;坚持职业发展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是构建产教融合重点在职教,但不局限于职教的格局。产教融合既要服务于职业教育,还要服务于普通高等教育。产教融合不仅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还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强化政策牵引。一方面,建议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先后印发的《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尽早出台地方配套政策。如针对“企业不敢,学校不会”的现实困境,在混合制改革、实体化运作、“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职教出海”等方面尽快出台具体的实施方案,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对获批的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城市,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市(州),建议出台专门的政策予以支持,指导获批单位更好地探索经验,打造样板。

突出项目带动。整合产教融合各方要素,探索建设具有示范作用的产教融合园区和产教融合重大平台载体。积极引进国内一批大院大所,重点支持落地“本地高校—大院大所—本地企业”合作共同体,促进大院大所人才、科研、设备等资源的本地化。

完善评价体系。建议构建多元化、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评动不评静、评硬也评软”的方式,全面反映产教融合的实际情况,给政行企校建立起“坐标系”,为政策的制订和改进提供有效依据。

湖南省政协委员、长沙经贸职业中专学校董事长周永亮: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助力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可促进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当地产业结构紧密对接,推动各类主体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在服务区域发展中实现自身跨域发展。我省应以创新性、差异化的发展战略,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助力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省在推进产教融合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现有组织机构发挥作用有限,由各高职院校牵头组织的多家职教集团为非正式的松散型组织;激励机制有待完善,虽然我省出台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但缺少法律约束及一站式服务机构落实,省内大多数的融合项目也停留在订单班、现代学徒制、职教集团等浅表模式,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内驱力不强,产学研融合不够,科研成果转化率和交易额较低;评价方式不够全面,我省产教融合评价体系以第一方(高校)、第二方(政府)评价为主,缺乏覆盖政府、园区、院校和企业人员等所有参与主体在内的评价机制。对此,建议从四个方面予以改善:

一是共建实体化运作的组织机构。以产业园区为依托,以政府为主导,构建“政、企、校”实体化运行的“三螺旋”组织机构,成立以政府、企业、院校等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产教联合体;政府园区推动在职业院校建设大数据平台、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产业学院、培训中心等产教对接载体,构建起产教双轮驱动的新机制;企业提供集生产、实训于一体的设施、设备,以及一定数量的技术讲师;院校提供教师、学生、技术服务等要素。

二是共享“一体化”协同平台资源。一方面,协同育人,提升人岗适配水平。产业园区积极推动长沙先进制造业的相关企业深度参与院校的专业规划、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等。另一方面,精准对接,搭建信息联动平台。产业园区牵头搭建产教联合体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实行产业规划和人才需求发布制度,打破人才供需市场信息壁垒。

三是共筑具有内、外生动力的激励机制。进一步落实“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政策,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上市“绿色通道”,落实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减免及其他税费优惠等惠企措施,激发企业动力;进一步放权,赋予高校办学自主权,增强院校办学灵活性,为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提供法律依据。

四是共构内外结合、分类评价的评价体系。在联合体的外部,由政府部门牵头,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建立囊括政府、园区、院校和企业的多元全程评价监督机制;在联合体的内部,建立包括院校和企业参与的多元全程评价监督机制。围绕产业学院的投入、产出、运营和效果等方面设计评价指标,并由不同的主体来进行评价,以实现对市域产教联合体运行全过程的监督,确保参与主体之间实现相互监督。

●关键词三: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要振兴,人才必振兴。但在当前,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的难题,依旧是制约乡村振兴的一大瓶颈。湖南省人大代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团支部书记施康发现,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给农村带来老龄化、空心化问题。以十八洞村为例,目前留在村里发展的28岁以下年轻人仅有十多人。

应当看到,广大乡村一方面需要职业教育的赋能,另一方面也给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职业院校应当牢牢抓住政策带来的机遇,实现自身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共赢。在这个过程中,加快培养一大批“向农而行”的青年人才,可谓破题的关键。

民革湖南省委会:加快基层农林类紧缺专业人才培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培养更多农业科技人才,助力“三农”事业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涉农高校在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担起的重任。

湖南作为典型的农业、林业大省,近年来虽然通过完善农林人才培养体系、开展基层农林人才特岗培养、优化紧缺农林人才职称评定方式等培育了大批基层农林类紧缺专业人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学农意愿不强,农林专业处于生源劣势地位;农林特岗申报指标受限,难以满足基层实际需求;农林专业教学支撑力量不足,对培养紧缺人才的保障不够;专才专用存在困难,紧缺人才难以发挥效用;年龄结构青黄不接,紧缺人才断层明显等

对此,要用好农林人才定向培养政策,提高紧缺人才数量与质量。根据基层实际情况,适当调剂、增加农林类岗位编制数量,在现有农林特岗生培养政策下,重点保障乡镇一级申报农林特岗指标。引导和支持涉农林高等学校完善大学生培养机制,动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特岗人员管理。督促用人单位履行管理职责,杜绝用人单位空岗、挂岗等现象,确保基层农林特岗人员在岗履行职责。建立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重点考核基层农林特岗人员的日常工作表现,正确运用考核结果。

改善农林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增加办学经费、师资编制。针对省情实际,加快农林专业的调整、优化、升级与新建,增强专业设置的前瞻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积极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建立健全多元化、可持续的农林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强化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系统构建农林院校优质实践教学平台。

加强基层农林人才队伍管理,杜绝紧缺人才混编混岗。精准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把握好激励引导人才流向基层、服务基层这一实质要求,审核“特岗计划”时对申报计划单位的隶属层级、工作地点等进行严格把关,确保“特岗计划”人员毕业到岗后服务于基层一线,切实加强基层人员力量。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加强业务考核,完善以工作实绩和服务对象满意度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评价机制,实行工资报酬、职务晋升、评优评先等与业务考评挂钩,杜绝混编混岗、随意抽调。

科学培养评价农林紧缺人才,激励紧缺人才岗位成才。坚持培养与厚爱相结合,落实基层农林类紧缺专业人才的福利待遇和津贴补贴,了解紧缺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成长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具体困难,解决农林紧缺人才的后顾之忧。鼓励农林紧缺人才加强学习,不断提升其创新能力、技术推广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完善紧缺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畅通农林紧缺技术人员职称晋升渠道,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创新人才评价,完善乡村人才认定标准,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职业农民,充分发挥乡村实用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


编辑:王轶诺

热稿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