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 近日,教育部公示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名单,经各地组织推荐、专家研究会商,湖南4地入选,桃源县位列其中。该县以家长学习为抓手,以家庭成长为路径,以健全家校社联动机制为目标,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课题引领、生态优化的工作格局。
桃源地处湘西北,辖28个乡镇,413个村居,276所学校。总人口98.8万,在校学生11.1万。2017年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2019年湖南省教育厅下发文件全省推广桃源一中办学经验。该县《整县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入选2023年湖南省首届基础教育创新案例。
坚持政府统筹高位推动有力。强化组织领导。该县颁发文件《中共桃源县委办公室桃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通知》。成立县委书记任顾问,分管县长任主任,部门、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家庭教育领导小组。创设了县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了整县推进,家庭教育的目标、明确了22部门的职责,制定了具体的工作计划。6年来,副县长汤赛男累计召开家庭教育工作调度会120余次;每年完成2轮相关工作调研、督导。
强化统筹规划。将家庭教育与乡村振兴嵌合,申请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县域整体推进家庭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将家庭教育与社会治理相结合,改善社会生态,提高公民素养,降低犯罪率。将家庭教育与工业园区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让家长在家门口就业,减少留守儿童比率。将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实现两育统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三级服务体系第一级是县两育指导中心,第二级是乡镇(街道)协同育人指导站,第三级是村(社区、学校)家长学校。满足不同需求家庭和困境儿童的支持和帮助,实现服务体系的全覆盖。
坚持创新机制保障有力。落实队伍建设。通过探索班级两育师资“1+3”配备模式建齐两育专兼职教师队伍,并通过集中培训、公益性讲座、教育沙龙、论坛、讨论会、调研会、技能竞赛等形式开展多元化培训提升老师的专业素养。近年来,累计培训村儿童主任、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家庭教育讲师、课程开发教师等专业人才9906人次,为工作开展提供人才队伍保障。
落实经费支持。每年两育工作投入经费120万左右,其中财政预算占70%,师训经费30%。
落实课程开发。编撰《家庭教育指导实用手册》,整合县关工委、县团委、县科协等部门及县心理学会开展送课、送沙龙活动,实现线下活动的规范性、多样化。依托县融媒体“视外桃源”APP开辟电商+家庭教育家长学习平台,通过村村响大喇叭、微信推送、广播电台等渠道,实现线上学习的创新性、便捷化。
落实部门协同。建立两育中心与妇联、应急局、公检法司等部门“公益讲座进校园活动”常态化机制,近年来,累计组织“桃爸桃妈”系列公益讲座200余场,沙龙活动80余次;建立“调度会+群工作”部门联席机制;建立“政府调度,整镇响应”危机干预联动机制。
坚持考核评价奖惩有力。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将家庭教育纳入教育工作绩效考核范畴;将学校落实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情况纳入各学校考核内容;将家庭教育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作为评选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重要内容。
建立家长积分管理制度。依托“视外桃源”平台,建立家长学员注册、学习考勤等积分管理制度,评定星级家长,并将家长学习纳入学校考评名目。
建立定期奖评机制。每年由县政府组织评选,对优秀家长、优秀学校、先进单位、优秀乡镇进行分类表彰。
坚持稳步实施示范引领有力。形成了协同育人理念。秉持“好的教育就是社会发展的绿水青山”的教育理念,围绕“家长主育、家校共育、社会同育”提出“终身学习,家长先行”的全民学习理念;提出“终身学习,先生先行”的队伍培训理念;提出“协同发力,全面赋能”的教育生态建设理念。
受到了各级媒体的关注。自2021年4月以来,桃源县协同育人的经验受到多个主流媒体的关注。人民日报客户端、CCTV13、CCTV17等媒体多次报道“沅水童声——给乡村儿童的梦想插上声音的翅膀”等典型案例。
形成可复制的经验模式。桃源县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是省妇联首批试点中心之一,省妇联主席、副主席先后4次到桃源调研。《以“三个一体化”推进协同育人的桃源经验》在省教育厅主办的《湖南教育快讯(教育决策参考专刊)》2023年第1期(总第16期)予以全省推介。副县长汤赛男在湖南省“首届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湖湘论坛”上作题为《整县推进家庭教育,切实优化社会生态》的典型经验介绍。
编辑:曹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