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教育进校园,安全检查进校园,爱心暑(寒)托班使用校园场地,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社会考试使用校园考场……日前,上海市教委公布2024年市级中小学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白名单,以上5项内容位列其中。白名单遵循“凡进必审、从严把关、精简整合”的原则,实施教育部门归口管理、项目活动申报备案、事项内容动态调整,每年更新进校园事项并对外公布,严控进校园活动数量。(7月24日上观新闻、文汇网)
上海这个“中小学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白名单”,是在今年上半年全面排查社会事务进校园现状,并开展专项整治的基础上确定的,未列入“白名单”的事项一律不得进校园,确需增加的须严格履行审批报备程序。可以说,上海建立了社会事务进校园审批报备制度和长效管理机制,有助于遏制社会事务随意进入校园及其存在的形式主义现象,值得借鉴。
长期以来,在很多地方,社会事务进校园可谓泛滥,“眉毛胡子一把抓”。一些地方职能部门通过各种渠道推进各自工作进校园,动辄“从娃娃抓起”“小手拉大手”。早在2019年,半月谈就曾报道:部分地区中小学非教学考核名目多,迎接督导检查、调研考察任务繁重,一些形式主义和留痕主义“进校园、入课堂”,评先争优变“秀场”,成为基层学校和教师的沉重负担,严重干扰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直到2023年11月,半月谈仍在报道“迎检、填表、留痕仍然过滥……校园形式主义禁而不绝”,与之前各种活动进校园相比,目前一些进校园的活动变成电子打卡留痕。
一些非必要社会事务在拉硬拽下进校园,让“从娃娃抓起”变成离谱操作,比如某地推行“戴头盔进校园”,要求所有学生戴头盔上下学,连走路、坐小车的也要戴,意在带动乘坐摩托车或电动车的家长戴好头盔,好不荒唐!还有与教育教学无实质关联的禁烧秸秆宣传、联系帮扶群众以及诸多调查测评、网络投票、普查统计、信息填报等,不仅把部分教师逼成“表哥”“表姐”,甚至直接抽调教师去干杂事,或让家长关注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微信公众号、下载安装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应用程序……一句话,泛滥的“进校园”让学校承担着无限责任和无穷负担,“抢”走教师很多教育教学时间,也耽误学生的课程,甚至可能拖累家长。
正因此,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必须牢固树立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的理念,切实减少对中小学校和教师不必要的干扰,把宁静还给学校,把时间还给教师”,还提出“坚决克服重留痕轻实绩的形式主义做法,避免干扰正常教育教学活动”。今年4月,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印发通知,对开展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为中小学教师减负专项整治工作作出部署,要求集中整治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和工作随意进入校园情况,以及社会事务进校园过程中重留痕轻实效的形式主义,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
这些政策要求的指向,就是严格控制“进校园”数量,给学校松绑,让学校及其教师可轻装上阵、安心教学,也让学生能安心、静心、舒心学习。上海确定中小学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白名单,以及确定“凡进必审、从严把关、精简整合”原则,就是对相关要求的贯彻落实。
校园不是筐,什么都往里装;教育也非万能,各方都可来“搭便车”。期待更多地方积极落实相关提质减负文件,系统摸排当地社会事务进校园情况,加强问题整改,建立审批报备制度,严控“进校园”总量,建立白名单并向社会公布,并常态化规范、监督社会事务进校园工作,让教育回归本源和纯粹。
编辑:李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