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先声 > 先声评论 > 详情

【先声评论】莫让“黑手”从孩子碗里“夺食”

2024-07-08 10:09:43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许朝军

在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审计署审计长侯凯在作《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时指出,2021年至2023年8月,66个县挪用了19.51亿元的学生营养餐补助资金,用于偿还地方债务和其他支出。

从审计报告可以看出,农村学生营养餐补助被挪用套取等违规违法现象触目惊心。除了66县将19.51亿元用于偿还政府债务等支出,还有41县和1533所学校等通过压低供餐标准、虚构采购业务等变相截留挤占2.7亿元,更有5县教育部门与中标供应商合谋通过供应商分红、捐赠等方式套取4216.02万元,用于发放福利等。另外,部分供餐单位违规经营,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供餐,以及餐食采购招标和供餐监管等不够规范严格,在供餐监管等过程中涉嫌徇私枉法,谋取个人利益等现象也大量存在,这不有不让人担忧,在众多从孩子碗里“夺食”的“黑手”觊觎之下,吃进农村孩子肚里的哪里还有“营养”的影子?有的分明是从孩子口中夺食的肆无忌惮和胡作非为。

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自2011年秋季实施,目的就是采取中央财政补助办法,持续改善农村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养状况和身体素质。但善意饱满的民生政策和教育惠民政策,却成了基层随意挪用套取甚至中饱私囊的“唐僧肉”,导致学生营养餐被觊觎,农村孩子面临被“口中夺食”的“黑手”,这不能不让人震惊和愤怒。

农村学生营养餐补助,每一分钱都必须吃到孩子嘴里,这是营养餐补助政策落实的红线,也是凸显教育公平和教育民生关爱善意的底线。但红线被无视,底线被践踏,“营养餐”还何来“营养”可言?面对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碗里夺食抢食”畸形,相关“补牢”“织网”“亮剑”行动必须尽快跟进发力治理。

农村学生营养餐面临被“夺食”荒唐,根子在专项资金监督监管存在漏洞,责任规约缺失,问责力度不足,阳光监督匮乏等。因而,科学堵塞漏洞“亡羊补牢”尚犹未晚,而从实际出发,科学织密营养餐改善补助监督监管网络尤是当务之急,强化责任规约擦亮“追责利器”更是源头防范之策。

一方面,要紧扣营养餐不被挤占耨用甚至中饱私囊的现实,财政、教育、市场监管、监督部门等要立行立改,对审计发现的典型案件要从严查处,对每笔营养餐补助资金流向更要追根溯源,坚决制止和叫停各种视营养餐为“唐僧肉”的违法违规行为。另一方面,用从总结反思和完善监督监管角度发力,建立健全阳光公开监督监管机制,确保专项资金去向公开、使用阳光、支出透明、定期监督审计规约等专项资金专题监督监管制度,给营养补资金管理使用套上“龙头”装进阳光公开、规范管理的“笼子”,确保使用科学、管理规范、每分钱都花到农村学生营养改善方面,每一分钱都吃进农村孩子的嘴里。

更关键的是,对于农村学生营养餐改善补助资金使用绩效以及农村孩子营养改善质量而言,营养餐“营养状况”到底如何?是否存在违规经营、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违法违规行为?营养餐改善计划惠及对象学生群体最有知情权和发言权,而相对于孩子饮食健康水平而言,家长及监护人才最有发言权,因而,及时引进阳光监督监管,及时公开营养餐改善计划实施状况,及时让最有知情权发言权的营养餐享受对象及其家长和监护人来对营养餐改善计划实施进行评价,能从一定程度上遏止伸向学生营养餐的“黑手”。

基于此,大力推广学生、家长评价营养餐改善实施质量制度,全面落实校长、家长陪餐制度,在宣传普及营养餐改善政策基础上,建立完善阳光监督渠道载体,形成监督积极主动良性氛围,营养餐补助才能补到位,发挥作用,而不至于沦为“唐僧肉”式尴尬。

编辑:李薇薇

热稿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