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向“深”处思
赖斯捷主编的授课——《看见教育的“深度”》,立足高远,站位宏阔,展现非凡的格局与视野,提醒我:教育新闻宣传的写作思路需向本质溯源,工作视野应聚焦靶心,写作立场力求客观真实。
从“媒体分析”入手,采写投发,为什么要做?给谁看?目标受众群体是谁?投稿与媒体定位相符与否?写作风格相应调整,以“需”定投。
从“样本分析”阐释,以《湖南教育》“深度”栏目的重大典型报道为例,让我明白:这些具有时代性、典型性、稀缺性的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正是这本纸质刊物在新媒体时代得以存活下来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泸溪经验”“双峰经验”“县中提升”……致广大,尽精微。跳出教育,看见的是经济、政治、社会、家庭等的微观缩影。
从“写作分析”点拨,传世之作《岳阳楼记》之所以跨越时空而不朽,根源于深邃的思想价值。《天净沙·秋思》作品借鉴切入,新闻白描手法,是宣传工作者需持的技能。具象生动解释了“文以载道,文贵在质”的大道理。在实例分析中,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明德小学:晓耕园里长出“劳动苗”》这篇报道,看似简短通俗的内容,平常的人物对话,赞叹背后深度的思考:劳动教育的课程评价标准是什么?课程设置?师资?场地?乡村振兴教育能带来什么?隐藏的答案都在全文中。新闻不是为写而写,文字背后能释放的信息,需要执笔者向深处思考,写有价值、思路清晰的新闻。
向“新”处寻
张和生调研员讲述的《新形势下教育领域的公文写作与处理》,以其自身丰富实践经验展开来,系统化梳理学员认知,高屋建瓴般指导,在“融”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教育宣传工作?公文是什么?公文怎么写?公文特点、公文写作误区、公文写作基本步骤和方法,公文的种类……一一道来。
瞄准定位,搜集素材,搭建框架,撰写初稿,征求意见,反复修改,这“六步法”可谓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写作金律。
谈到公文写作常见的误区,盲目虚高喊口号、简单拼接堆积木、玩文采、文句老套等问题,予我带来思考:如何避免?除了严谨务实修炼基本功外,如何求“新”?教育工作是长周期、持续稳定的工作。博眼球,求新颖,似乎困难。那如何下功夫?一是要结合最新教育政策。党的二十大后,教育的战略地位有所调整,开启书写教育强国的新篇章,湖南教育迈上服务落实“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新征程。二是结合最新教育时点开展策划。一年中对应的时间节点,提前规划,自带的社会关注度,可提升宣传效果。
向“巧”处学
阳锡叶老师的课堂——《教育新闻的N种写法》,实打实的“硬货”,用一篇篇鲜活的实例,直击心灵,提供样板。从“培养新闻思维”说起,到“新闻写作案例剖析”铺开,诚意满满,收获满满。
新闻稿件常见的问题,需要审视自我。新闻思维与宣传思维的区别,在之前我的脑海里是没有概念的。日常工作中,当遇到困境时,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标题、导语、主题原来是有技术含量的。每一种技巧,风格万千,称赞之余,发现这技巧是可借鉴、参考、学习的,如一本秘籍,如一本指南。依葫芦画瓢,也是一种方法,模仿本身就是一种学习,继而熟能生巧。
经验报道中,“华尔街日报体”是我第一次听到的术语。文无定法,但必有章法可循。一种模式的启发,也是一种思路的总结,一种智慧的凝聚。站在他人的肩膀上仰望星空,或许能见到更为光亮的群星,不断模仿、试错、调整、创新,孕育个人独特的洞见。
向“鲜”处立
陈敏华老师谈及《好论文的修炼之路》,是以教育教学实践为出发点,为学员指引方向。关于“实践、思考、行文”,每个部分都是以启发式的语言,激发自我忖度。
“作家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没错,我是思考的独立个体,我是我生命的唯一体验者,教育实践要科学有效、有创新,且行且思,才能写出有共性价值的论文,从“一个”到“一类”,才是实践的探寻之路。论文的“鲜活”,需深入教育一线。
行文的选题,透露出整体思维特质,在为论文拟题时,切不可随意,老生常谈,内容涵括太大,这种毛病我也犯过。标题折射出的内涵,决定了他人要不要继续往下读的兴趣。框架逻辑和行文逻辑,仿佛是一方地图,导航精准,方可秩序井然达到目的。论文中的语言,“准确”是第一要务,认知导向一旦出错,全盘否定。适切的语言风格,也是一篇好论文不可或缺的要素。材料化的语言,文体杂糅,好比穿错衣裳,奇模怪样。
黄军山院长对于教育舆情的认识、防范、处置,有着一方见地,丰富的实战经验积累,幽默睿智接地气的话语,让我了解到舆情的“底层逻辑”,也初步认识到“应对黄金法则”。舆情处置中,少讲道理,多讲感情,先讲感情,后讲道理。是的,我们面向的是人,是鲜活的生命,有鲜活的感知。人工智能AI时代,我们拥有前所未有的技术力量和数据处理能力,但最核心的焦点始终是“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立德树人”始终是“教育人”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万变不离其宗的使命。
信息爆炸时代,是最好的绚丽时代,也是最坏的喧嚣时代。做一株有思想的芦苇,是我们区别于AI,保持个性化与人性光辉的重要标志,在风中摇曳,又不失根基。
编辑:王诗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