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报道 通讯员 綦艳 尹科
每天下午4点,祁阳市文明铺镇牛筋塘完小都会沉浸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偏远的乡村学校的孩子们因这份声音增添了不少欢乐。架子鼓、萨克斯、葫芦丝、口风琴各色乐器汇集一堂,声声入耳。学校的“小苔米器乐团”成员是三至六年级的学生,他们是校园里最爱音乐的那一群孩子。
“我们是一所偏远乡村小规模学校,留守儿童较多,我希望通过音乐与孩子互动交流,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特长,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作为乐团发起人,校长唐智琴萌生了开办乐团,教孩子们学习乐器的想法。学校将排练时间选在课后服务,开设乐理和器乐两门课程。
“农村的孩子对乐器了解少,音乐基础基本为零,大大增加了教学难度。”音乐教师李春说。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们状况百出,乐理学习难度大、反复练习枯燥等让很多孩子打起了退堂鼓。每每遇到此类情况,李春都会耐心开导,借用一些励志小故事来激发孩子们坚持学习的动力。在李春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逐渐投入其中,掌握了乐器的演奏。乐团成员从20人增加到43人,孩子们学会了葫芦丝、口风琴、萨克斯、架子鼓、大鼓、摇铃等多种乐器。家长们也看到了孩子们加入乐团后的变化,从不愿意说话到落落大方,从做事拖拖拉拉到做事有专注力,从对乐器一窍不通到吹拉弹唱有模有样。
12月12日,该校40余名学生参加“2023年祁阳市第一届艺术节第五督学区预赛”,荣获器乐类第一名。这也是该校第二次获此荣誉。艺术节预赛后,孩子们被优异的成绩所鼓舞,在心中种下了音乐的种子,学会了团结协作,收获了友谊,感受到了乐团大家庭里的温暖。文明铺镇牛筋塘完小让音乐为留守儿童插上腾飞的翅膀,是祁阳市教育局“六声”教育的一个缩影。
在祁阳市三口塘镇中学,剪纸课已成为该校的美育特色课程。教师谭青从剪纸艺术的特点、工具的使用、剪纸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等方面为孩子们进行详细的讲解,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指导孩子们快速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学生们通过动手操作,人物肖像、风景名胜、清明上河图……一幅幅作品在学生的笔刀下诞生。剪纸课让学生在剪纸的过程中感受了非遗技艺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与好奇心,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祁阳市大村甸镇中学以课堂活动为载体,聚焦“日常生活劳动”。学校组织劳动组教师进行集体研讨,设计了《青椒焖草鱼》《八宝水煮鸭》《红烧肉》《大杂烩》《裙带肉丸汤》《水蒸蛋》等菜肴的教学菜谱,制订成劳动校本教材《厨艺》,作为学校劳动教学重点内容,劳动教室变身为小厨房,学生们秒变小厨师,在劳动课上大显身手,展示厨艺,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又体验了劳动的快乐。教师还在劳动课上指导学生学习洗袜子、晾晒衣物、叠衣服被子的方法和步骤,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达到劳动育人的目的。
近年来,祁阳市教育局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落实“双减”政策,突出“五育”并举,大力推进“六声”教育,全市教育系统广泛开展“六声”教育活动,打造两道最美的校园风景,通过开展二十四节气爱“悦”读主题读书活动,创新打造祁阳市爱“悦”读读书品牌;全市各中小学校积极创新思政课堂,结合诚信、国防、红色文化等主题,打造“一校一特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各校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艺体活动、劳动实践和课后服务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育时代新人,全市中小学校呈现了五育并举,六声和鸣的新面貌。
编辑:王诗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