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失的课间十分钟”现象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如何利用课间活动守护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当下热议话题。(11月16日央广网)
教育部高度重视学生课间休息,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明确指出,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但一些学校仍以“确保学生安全”为由,严格“规范”,将课间10分钟变成了“圈养”。
课间10分钟俗称小课间,学生可以用来调节学习状态、缓解疲劳和相互交流。小课间“圈养”,要求学生不能随意离开教室,由来已久,且并非孤例。在2019年,有一项针对1900余名家长的调查显示,75.2%的家长认为,中小学“安静小课间”是普遍现象,且小学尤为突出。
从客观上看,受场地条件限制是一个重要原因。有受访教师表示,主要是因为场地有限、人员密集,学生在室外玩耍,常常出现磕碰等意外情况。一旦学生课间活动发生磕碰等意外情况,校方不仅需要向家长道歉,还可能涉及经济赔偿。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价值取舍,学校索性自定课间纪律,尽量避免孩子室外放飞。如今,不少城区学校教学楼的楼层较高,小课间10分钟,学生上上下下,电梯难以满足。孩子一多,楼道就显得狭窄,也的确容易发生拥挤踩踏风险。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这种为避风险,压抑孩子天性的做法,不利身体发育,说到底还是因小失大。学生课间得不到应有的休息放松,学习压力得不到缓解释放,会导致上课精力不足,注意力分散,影响教学质量。长此以往,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势必丢掉西瓜保芝麻,其危害不容小觑。
之所以设置小课间,初衷就是要让孩子走出教室,适当活动,舒缓学习疲劳,同时也留出机会增加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尽管一再强调“双减”,课业负担和日益减少的活动时间,仍然是影响中小学生身体姿态、脊柱健康和视力的重要因素。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适当户外活动是防控近视的重要手段,小课间被限制活动,直接导致中小学生户外运动时间减量,对防控近视极为不利。
“圈养”之风值得反思。在青少年成长时期,心理不成熟,身体正在发育,在自由活动中肯定存在发生意外的可能,但对这种情况需要正视。作为学校,正确的姿势是多花些功夫,科学教育引导,细化管理,而不是逃避责任,把孩子们“圈养”起来,以求得万无一失。
担心出现意外不能作为“课间圈养”理由。作为头戴园丁光环的教育者,应该充分预估学生室外活动可能产生的后果,并积极作为,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意外发生,而不应该选择一“圈”大吉。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帮助孩子树立保护意识,本来就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学校是教育孩子的,也是照管孩子的。安全监管与传授知识同样重要。课间10分钟,老师不妨与学生共享,为学生们的安全护驾,同时老师们在课间也能得到休息,以更好精神状态投入下节课的讲授。换个思路,就可以变害为利,各得其所,何乐而不为?
把小课间还给孩子,乍看来不是多大事,细思之也需要综合施策。安全是校园管理中的重要一环,需要常态化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将校园安全工作做细做实,课间十分钟才能放心“放养”。除了保障相关设施的安全性,人力配置也需要到位。在学生课间活动中,如果安排人员维护安全和秩序,在走廊、楼梯、操场进行巡查、引导,孩子们玩耍、上下楼,就不难做到秩序井然。
长远看,要让孩子们在课间十分钟玩得开心、玩得放心,也存在一个基础设施改善问题。楼层高、大班额,场地小、孩子多,学生密度过大,上上下下、进进出出,肯定不方便,自然会影响到课间十分钟的社会效益。只有加大投入,不断增加中小学学位,班级限额、楼层限高、场地达标,升级中小学学校标准化建设,才能从硬件设施保障上摆脱“圈养”,让课间十分钟回归本位,满足孩子“放飞”天性,提升孩子们的活动质量。
生长发育的孩子本该奔跑跳跃。课间十分钟适度活动,是保持孩子身心健康的需要。老是囿于教室、教学楼中,只能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小胖墩”“小眼镜”“过敏娃”,这是对国家的未来失职失责。把过度限制学生的心思,切换为关爱学生,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方为计之长远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