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先声 > 先声观察 > 详情

【先声观察】谨防名目繁多的“进校园” 给教育加负添堵

2023-10-26 09:10:17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杨华晓 梁晓刚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教育工作重要性认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专题教育活动被冠以“从娃娃抓起”,走进中小学校,看似形成了校社共育的浓厚氛围,但由于统筹规划和管理不到位,大有泛滥成灾之势,不但教育效果不佳,同时分散了学生学习时间和精力,干扰了正常教学秩序,事实上加重了教育负担,给学校和家长添堵。

笔者深入中小学调研,发现当前各种名目繁多的“进校园”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名目过多过杂。一些部门不考虑学校教育工作本质,将五花八门的活动一股笼统塞进校园、塞进教室,要求学校组织或配合开展,有的与学生成长发展关联度不大,有的完全无关。据某校初步统计,此类活动累计加起来有30多项,涵盖各行各业、方方面面,有的还美其名曰:小手牵大手。而实际情况是,有的小孩连走路都走不稳,又如何能左右大人、牵得了大手?学校碍于情面,只好虚与委蛇、听之任之。

重留痕轻实效。部分活动没有活动方案,缺乏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就“转发”、电话布置任务。不管对学生和学校教学有没有意义,不安排人员指导,不提供财力物力支持,只问结果不问过程,只在乎活动能不能形成文字、图片、视频等台账资料,不关心活动学习过程和效果。有的标准高、程序多,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模式化,要求这要求那。

变相“绑架”家长。一些部门为完成上级考核任务,将单位事务、业务性工作安排进校园、进课堂,对学校定指标、下任务,学校接到任务后只能将其转嫁给家长,引起家校关系紧张。如安排布置网上答题、测评任务,要求学生完成,而学生没有手机,就只好委托家长完成,其中部分家长远在外地经商、务工,家中老人不会操作智能手机或使用老年机,常常因不能完成任务和不及时完成任务而意见很大、心生怨气。另外,个别活动还附带自愿购买书籍、工具之类商业行为,家长很是反感。

从“进校园”活动的来源来看,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教育部门自上而下开展的活动,另一类是其它部门安排的活动。这两类活动,大多不事先规划,无安排计划,随意性大。

如何规范管理各类“进校园”活动,让“进校园”活动真正起到“活动育人”的作用,而不是成为教育的拖累和负担,笔者认为:

一是要建立准入机制。制定“进校园”活动管理制度,加强“进校园”活动统筹规划,明确“进校园”活动范围、内容、有关标准、违规责任及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进校园”活动备案审查。

二是要严厉防范打击。将“进校园”活动作为正风肃纪重要内容,组织进行全面清查,定期进行监督检查。要求各级各部门认真规范“进校园”活动,要求学校建立“进校园”活动登记台档,进行“进校园”活动违规倒查。

三是要进行重点突破。坚持从重要部门、权力部门改起抓起,坚持以上率下带头示范,切实提高各级各部门思想认识和自律意识,为规范“进校园”活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杨华晓 梁晓刚)

热稿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