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赛道不断拓宽的背景下,技能供需矛盾主要体现在数字技术应用能力较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等。一边是企业需求不断增长,一边是人才供给不足、培育相对乏力数字工匠不足,育人短板怎么补?专业人士建议,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和人才激励政策改革,缓解数字人才短缺难题。最近,北京、天津、浙江等地陆续出台政策,加速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缓解数字人才短缺难题。(10月16日《工人日报》)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较快,数字人才短缺。一些专业人士建议,打造“龙头数字企业+职业院校”的数字工匠学院建设模式,探索“异步教学组织形式”;推动企业实施数字技能人才与行政管理人员横向交流与纵向晋升制度;以“实战+认证”持续规模化推进各类数字人才工程师培养认证。
《产业数字人才研究与发展报告(2023)》显示,当前我国数字人才缺口在2500万~3000万人,未来将有力带动相关职业人才就业。在人社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中,首次标注的97个数字职业占到职业总数的6%。这些数字职业主要涵盖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虚拟现实等领域。
由于各企业对数字工匠的需求不断增长, 有关人士建议,可以依托区域内龙头企业,并联同高校、职业院校等加速建设数字工匠学院,从而培育出不同级别、不同形式、不同领域的专业化数字工匠人才。同时,开展基于产教融合的“异步教学组织形式”,即大一自然班+大二岗位班+大三项目班,例如在大三项目班,学生可以直接进入企业,由企业导师带领进行岗位专业实训,从而使数字工匠的培育更切合企业需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随着数字化时代到来,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各国竞争的主战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据的搜集和汇总更加快捷,特别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使得传统的人才面临向数字化转变的历史性飞跃。“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数据库运行管理员”“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商务数据分析师”“农业数字化技术员”。
从职业大典中这些数字职业的名字就能看出来,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数字化转型是企业进入新赛道的门槛,然而,企业普遍面临着数字技能人才缺乏问题。如何构建数字化时代的人才生态链,是不少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面对数字化人才短缺的现实窘境,有的企业不培育人才,而是指望从外面直接“捞”现成可用的;有的是通过“挖墙脚”高价“买来的”,有的是临时抱佛脚“抢来的”。
相关数据显示,预计2023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人才需求总量将达235.5万人。随着数字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越来越多的行业正开辟数字化赛道,在不同环节产生和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另有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1年,以传统和新兴数字人才培养高校和专业数量为评价指标的数字人才指数由1000增至6440.46,增长了6.44倍。但数字人才的数量远不能满足数字经济发展需要,数字人才缺口巨大,而且伴随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快速推进,这一缺口还将继续扩大。数字人才缺口主要表现在数字管理人才、数字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人才、数字应用人三类人才。
深化校企合作补齐数字人才短板。纾解数字人才短缺之急,不妨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和人才激励政策改革,缓解数字人才短缺难题。应健全高校数字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数字经济领域新学科建设,鼓励和支持高校在专业设置、师资配备、招生规模等方面向数字人才倾斜;强化产学研协作培养数字人才,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的专家、设施和资金等资源,校企合作,培养兼具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数字人才;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一批现代产业学院、联合实验室、实习基地等,贯通式地培养数字人才,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探索订单制、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数字化转型与数字人才培养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