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推动县域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作出的系列决策部署,2023年湖南将启动“徐特立项目”建设,计划用2年时间支持100所县域普通高中开展标准化建设,该项目位列省政府2023年“十大民生实事”之首。湖南是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徐特立同志的故乡,他终生从事教育,热爱教育,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师德给教育工作者树立了光辉榜样,“特立精神”已成为湖南教育发展道路上的精神符号和价值引领。为擦亮“徐特立项目”建设品牌,唱响湖南教育好声音,在湖南省教育厅办公室的指导下,中国教育报刊社湖南记者站、湖南教育新闻网、湘微教育联合推出《探寻“特立精神” 培育时代新人》全媒体策划,立体、全面展示“特立精神”在湖湘大地的百年传承,探寻新时代“特立精神”的发展方向,让“特立精神”深入人心。敬请关注!
徐特立从18岁开始从事教育工作,以教书为职业,以教育为事业,时间长达73年。他担任过蒙馆、小学、中学直至大学教师,有着多样且丰富的教育实践。对于教师的职业素养,徐特立有哪些理解呢?近日,记者采访了湖南省徐特立研究会副会长、湖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叶利军。
记者: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把“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全面夯实教师发展之基,切实保障教师权益”作为七项重点工作之一,“师德为先”已成为当代教育的共识。您在研究中,有没有对于徐特立关于师德方面印象深刻的论述?
叶利军:徐特立关于师德方面有许多独到而深刻的论述。其中,最核心的,是希望每一个教师做“经师人师合一”的模范人物。
徐特立认为,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经师是教学问,人师是教行为,就是怎么做人的问题。我们的教学是要采取经师人师合一的,每一个教科学知识的人,他就是一个模范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徐特立的这段论述,仔细读来,字字珠玑,既充满了对教师的期望,又体现了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要做“经师人师合一”的模范人物,这是因为教育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是灵魂对灵魂的改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徐特立认为,人类能改造物质、改造世界、改造自己;人类的教育,就是要自觉地、有计划地运用、传授并发展这种改造世界的知识、技能、文化遗产,去启发人、去改造人,使人能更好地改造世界。徐特立还认为,一切学校是改造人的工作,教员是培植人的工程师。所以,教师一定要言传身教,经师人师合一,做一个模范人物。
记者:您认为教师怎样才能成为“经师人师合一”的模范人物?
叶利军:徐特立以身垂范,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是 “经师人师合一”的楷模。
首先,教师要学而不厌,做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徐特立少年时只上过几年私塾,他的知识大多是靠日积月累自学而来。代数、几何、三角是走路时,看表解学的;心理学、论理学是选取其中的术语,抄成小本子,放到口袋中读熟的;学法语、学俄语,是每天学几个词,不贪多求快学会的。徐特立还主张“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要眼到、手到和心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使他具有渊博的知识。
其次,教师要诲人不倦,做一个热爱学生的人。徐特立非常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他认为,教师应该有知识,但仅有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有热情;热爱学生,要关心学生的成长,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正确对待违反纪律的学生。在徐特立一生的教育实践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比如,收下穷打铁匠,将之培养成教师;在稻田师范采用“温柔敦厚的诗教”,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徐外婆”;在长沙师范,将购书折借给酷爱读书的学生田汉;在鲁迅师范,留下了将被子、身上穿的鞋子送给学生的动人故事。
再次,教师要砥砺品行,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徐特立是典型的身教主义者。一生勤俭节约,从不奢华浪费。他认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应当成为学生的表率。他一生坚持“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实现了公德和私德的完美统一。
最后,教师要与时俱进,做一个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人。徐特立总是跟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前进。早年在长沙积极兴办新学,43岁赴法勤工俭学,50岁在革命处于最低潮时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参加南昌起义、中央苏区建设、二万五千里长征、陕北边区和新中国的建设,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
总之,现在的教师,也需要在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的基础上,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培养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