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强统筹、锻长板、扬优势,重点打造了一批直接服务“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优势特色学科群。一年来,学科群建设加力加速,集聚效应日益彰显,高校服务“三高四新”能力明显增强。
统筹服务“三高四新”。先后出台《高等教育服务“三高四新”战略实施方案》《深入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意见》等,集中资源支持15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和21个世界一流培育学科,立项建设120个“十四五”重点学科和100个应用特色学科。在此基础上,聚集力量在省内高校遴选了13个直接服务我省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三个高地”建设密切相关产业的优势特色学科群,给予重点支持。目前,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的4个优势特色学科群的牵头学科成功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多个优势特色学科群深度参与我省“四大实验室”组建和运行。湖南大学经管法优势特色学科群着力增强解决服务“三高四新”重大问题中的资政能力,在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金融科技、创新型民商法、国际法则、老龄社会治理等领域形成了特色研究优势,12项智库成果获党和国家领导人、省领导肯定性批示。
优先服务先进制造业。支持先进制造业相关学科优先发展,集中5个优势特色学科群服务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助力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紧紧围绕轨道交通、新材料、智慧交通、先进制造等领域开展基础、前沿、交叉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效。中南大学获批“教育部集成攻关大平台”“低碳有色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获批轨道交通领域千万级重大科研项目5项,轨道交通与运载技术学科交叉科研项目2项(经费达2亿元),变形镁合金技术成果作价2.3亿元实现落地转化。湖南大学牵头建设潇湘实验室,在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主动对接湖南省22个产业集群(产业链),组织力量攻关重大专项,硅基量子点激光器等3个项目在“十大技术攻关项目”上成功“揭榜挂帅”。湘潭大学数学与交叉优势特色学科群依托湖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瞄准企业“卡脖子”技术等发展需求,在智能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湖南科技大学在海洋矿产资源探采关键技术与智能装备设计上取得重要技术突破,2022年8月至10月,“海牛II号”出征41天,圆满完成南海海底工程地质勘探任务,“海牛”系列钻机系统26项关键技术实现成果转化,经济价值1.2亿元。
全力服务振兴种业。积极落实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作出的“种业振兴行动”部署,重点打造发育生物学与生物育种等3个优势特色学科群。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深度参与岳麓山实验室建设,深耕生物育种、粮油安全、林业种业等领域,推进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湖南农业大学以高异交率水稻不育系创制与应用为突破口,通过定向培育高异交不育系和恢复系,育成系列品种36个,降低种子生产成本20%以上,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9亿元,推出的双季稻“早专晚优”提质增效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累计增产稻谷268.9万吨、节本41.15亿元,为湖南省双季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技术保障。湖南师范大学在鱼类遗传育种领域形成在国际上具有显著优势和特色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以刘少军院士工作室雪峰山鱼类繁殖中心为依托,在邵阳武冈成功打造玉屏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并在8个乡镇建成300亩高标准鱼苗培育基地,可带动200多个村、万余养殖户增收致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种业创新取得突破进展,选育出3个被称为“油茶中的超级稻”的大果高产油茶良种,亩产茶油可达75公斤,为支撑“油茶千亿产业”奠定良种基础,目前在全国50多个县(市)推广油茶良种及现代化栽培技术面积210余万亩,累计新增产值100.6亿元。
赋能服务生命健康。打造医药生物与健康服务等3个优势特色学科群,中南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南华大学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围绕医药生物与健康服务开展科研攻关。中南大学牵头建设芙蓉实验室,获批教育部首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医学大数据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获湖南省医学领域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1项,科研经费超1.5亿元。湖南中医药大学聚焦“重大疾病疗效突破”,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获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通过“湘中医”医疗联盟辐射全省14个市州不同层级243家基层医疗机构,覆盖人口超5000万,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南华大学充分发挥核素药物在重大疾病诊疗中的独特优势,探索辐射防护及康复的新模式,为人类重大疾病防治提供新方案,筛选出8种人类重大疾病的标志物,完成6种诊断药物研发、3种治疗药物研发;推动医用核素大科学装置的建设与应用,解决医用核素90%以上依靠进口的“卡脖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