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强调“推进教育数字化”。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新阶段,教育数字化对于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当前我国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还面临一些问题:
一是乡村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配置水平差异大。目前我国校园网络接入率达到100%,拥有多媒体教室的中小学校占比达99.5%,乡村教育条件全面改善,但华中、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教育设施配置水平仍存在差异,华东地区教育设施配置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华南、华北地区处于中等水平。乡村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常出现变慢、死机、定位不准等情况,影响课堂效率,设备更新换代慢。
二是乡村教师数字化应用意识和能力整体不足。乡村教师信息素养相对较低,在信息意识、知识、使用、信息安全和持续发展等方面均与城镇教师存在差距。与此同时,地区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2020年,一项面向全国18万教师的调查发现,东、中、西部教师对于在线教育的态度、信息化能力、作业布置方式、在线教学时长等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三是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经费投入与实际需求错配。近年来,大量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财政资金投向了硬件建设,大幅改善乡村学校的信息技术硬件设施,但这也加重了乡村学校在数字技术日常运行维护与更新方面的负担,有的乡村学校因无力承担设备运行与维护所产生的费用,索性减少设备使用频率。
四是乡村教育数字化成功实践的示范作用发挥不足。我国广大乡村学校在数字化转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目前对成功实践的模式、经验提炼不够,依然处于个别的新闻报道阶段,对其内在机理研究不充分,可示范、可推广的经验没有充分挖掘和传播。
为此,建议:
一是加快薄弱地区乡村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及教育资源建设更新。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乡村社会发展及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配置现状,合理预测适龄受教育人口数量变动趋势,做好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动态配置。搭建性能良好、传输稳定的乡村教育城域网,针对性开发、输送符合每个乡村教育数字化发展需求的教育资源。
二是加强乡村教育数字化应用能力建设。整合县级教师培训、信息办、教研、电教、科研部门力量,打造县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服务于教师教育教学和培养培训,服务于学校管理。鼓励本地学校和教师开发共享具有乡土特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立适合学校学情的校本资源库,达成辅助教学的功能,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师使用的内在动力。优化乡村教师数字化培训,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提高数字化教学能力,根据教师需求和学校现状,选择适切、实用的实践操作类主题进行培训,并能够结合学科组织专业人士进行实操指导,让教师都能够学到实用的技能,以应对线上教学或混合式教学等技术应用课堂的挑战。培训要“向下走”,增加在地化培训的频率。
三是完善教育经费供给,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教育数字化建设。经费预算设置应及时回应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际需要,重视设备维护、软件所需费用,以及人员培训等费用。教育数字化的推进,需要各方利益主体共同参与,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学术研究机构、企业、媒体、学校等,通过多系统间协同联动。为此,应畅通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乡村教育数字化建设的机制,政府相关部门做好服务保障,使我国乡村教育数字化建设形成良性循环。
四是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示范基地与示范学校建设。建设教育数字化示范基地与示范学校,推进案例研发与经验总结,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广行之有效的模式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