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强调,培训收费实行指定银行、专用账户、专款管理,不得使用培训贷方式缴纳培训费用,鼓励采取先提供培训服务后收费方式运营。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且不得超过5000元。
2021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双减”意见,部署实施“双减”工作。一年多来,全国各地面向中小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治理取得阶段性进展,而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却风生水起,问题凸显。比如,有的培训项目收费居高,“退费难”“卷款跑路”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加重学生和家长负担,形成焦虑,破坏教育生态,削弱“双减”成效,人民群众意见很大。
合理合规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对于满足中小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和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全面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是巩固学科类培训治理成果、减轻学生培训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的需要。时下,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印发相关意见,特别针对培训机构爆雷跑路,家长退钱无门等乱象,着重强调加强预收费监管,这是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的必要之举,势在必行。
那么,如何套牢资金监管“牛鼻子”,让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回归育人正轨呢?笔者认为,还需打好“组合拳”。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种类繁多,涉及多个行业部门。地方要理顺管理体制,建立教育部门牵头,民政、市场监管、体育、文化、科技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联管共治机制,压紧压实各方责任,要求培训机构合理确定收费项目和标准,并报送主管部门,对金额和收取时间跨度给出具体限制。同时,要求收费实行指定银行、专用账户、专款管理,避免出现价格欺诈、挪用学费、抽逃资金、恶意关停等不诚信、不合规、不合法的行为发生。另外,要建立问责机制,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相关责任部门和人员,进行严肃问责。
学校要强化教育主阵地作用,促进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要加强音乐、体育、美术等紧缺学科教师配备补充,开齐开足并上好音、体、美课程。同时,要统筹利用科普、文化、体育等各方面社会资源,聘请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等参与支持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中小学生家长要理性看待非学科类校外培训,以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着眼点,遵循教育与成长客观规律,不盲目跟风,避免受到无良商家忽悠,成了被收割的韭菜。同时,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选择有资质的正轨培训机构,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当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要强化教育情怀,端正办学思想,找准目标定位,为学生发展兴趣特长、拓展综合素质发挥积极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公益属性,不把“良心事业”变为“逐利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