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先声 > 先声评论 > 详情

【先声评论】刘和平:站过讲台的教育局长有底气

2023-01-29 13:08:17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刘和平

近期湖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原则上县级教育局长应具有教育专业背景或教育工作经历”这一新的用人要求,标志着今后县域内教育掌舵人,必定是懂教育的行家里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专业性极强教与育并行的系统性工作。县级教育局长作为区域内基础教育掌舵人,要交出高质量教育答卷,必须自身具有一定的教育基本功。站过讲台的教育局长有底气,教育管理必定有成效。

助力精准决策。作为县级教育局长,直接面对学校教育工作,从教育管理角度审视,教育局长就是多所学校的总校长。校长无一例外都是从三尺讲台优秀教师中选拔出来的,因为这样选拔校长,就可以保障学校决策精准,最大限度减少工作失误。校长走上管理岗位后,尽管其工作重心不再是三尺讲台高举教鞭,而是有效管理学校,但过去三尺讲台历练将为决策与管理带来思考方向,促使决策与管理精准,避免脱离实际。县级教育局虽然体制上属于教育行政部门,但工作重心与学校并无本质区别,有效管理提升教育质量始终是主旋律,教育局相当于总校而已。这就要求教育局长在管理上要具备校长一样业务能力。校长需要三尺讲台的历练,教育局长更应具有这样的经历,通过小切口思考大问题,保障决策科学合理,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有益“解剖麻雀”。县级教育局长对辖区学校教育应知根知底,才能做到管理有方。而知根知底的前提是擅长“解剖麻雀”,通过“解剖”学校个体“麻雀”发现成绩与问题,总结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为决策与管理提供事实依据。局长如果没有一线教育经历,就很难对学校教育的细微与复杂有深刻认知。没有深刻认知,“解剖麻雀”就容易停留在浅尝辄止层面独具形式美,难以真正掌握教育现状,对教育未来展望也就可能出现脱离实际。但局长如果有一段从教经历,站在局长岗位上凭借过去站讲台积淀的教育素养,到学校“解剖麻雀”就会用教育者思维方式与视野审视教育,以小见大,透过现象看本质,厘清主次,把握因果辩证关系,从而全面准确掌握真实客观第一手材料,切实做到知根知底,为高效管理、科学施策奠定基础。

有利“对症下药”。县级教育局长作为县域教育掌门人,必须具备开出解决教育矛盾与问题“良方”本领。教育局长在任职之前,有在学校站讲台的经历,对学校出现的矛盾与问题往往会有一定了解,学校管理者、同事与自己处理矛盾与问题的方式恰当与否往往会在心中留下痕迹。成为县域内教育掌门人之后,过去那些矛盾与问题产生根源与解决方式便具有启迪与借鉴作用。局长有在学校一线的工作经历,对学校出现的矛盾与问题根源有一定了解,处理这些矛盾与问题就会更多站在教育角度去思考,结合教育特点开出“良方”,“对症下药”。

增加自身威望。绝大多教师对县级教育局长期盼是出类拔萃的优秀教师代表,他们认为学校教育需要专业教师执教,直接管理学校的教育局长自然也不应例外。应该说,教师这样对教育局长的认知是很有道理的,这是基于对教育本性的理性思考。县级教育局长“有教育经历”这一新的要求,不仅契合教师的期盼,更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需要。县级教育局长有一线教育经历,对教育便有切身体验,这种体验会让其在局长岗位深入思考如何科学构建高效课堂,“减负提质”、“五育并举”便不会放“空炮”。尤其是局长有一线教育经历,下去听课、调研就会用专业素养与教师开展讨论、交流体会,发表意见必能抓住关键点,提出建议必定具有指导性。教育局长专业素养高,自然会在教师队伍中有威望。有这样的局长掌舵,自然可以凝聚人心,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

县级教育局长有站讲台的经历,无论是对教育管理还是自身威望,都是大有裨益的。有站过讲台的局长做“领头羊”,基础教育必定会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热稿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