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观新闻报道,从一些由家长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视频中可以看到,由于家长不能进入校园,且校园中食堂关闭后没有就餐的地方,学校门口挤满了送餐的家长,不少学生只能在校门口蹲或站着,就着家长手中的餐盒快速吃午餐。(9月19日中国青年网)
“每个孩子都是家中的宝”。而今,“预制菜”将成为孩子“口中粮”的消息一出,立即吸引了公众的眼球,甚至出现了“家长辞职给孩子送饭”的现实版情景剧,成为舆论关注的“主角”。
试问,“预制菜”缘何引发如此担忧?核心还是公众对预制菜安全性及营养价值的质疑!在公众的认知中,新鲜的瓜果蔬菜是最营养健康的,从“隔夜菜”不健康,到冷冻食物要少吃,成为了许多人的普遍认知。然而,可以保存长达12个月的预制菜,究竟添加了多少保鲜剂?孩子吃了会有什么影响?能保障孩子们健康成长吗?才是家长们担心的焦点所在。
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关系祖国和民族未来。所以,预制菜进校园,还须慎之又慎、反复考量。首先,当下,预制菜进学校有必要吗?在没有“预制菜”之前,学校都有健全的食物供给系统,也能满足学生的日常所需。而今,引进预制菜的目的是什么?优化管理还是降低成本?探索创新还是均衡营养?其次,预制菜进学校安全可靠吗?学校的孩子们都处于身长发育的黄金期,需要安全全面均衡的营养。预制菜在加工过程中,食品是否安全?营养是否达标?这些都需要权威的认证与界定,才能达到安定人心的效果。再次,预制菜是否完善成熟?当前,预制菜产业方兴未艾,预制菜生产企业鱼龙混杂、生产条件参差不齐、原材料品质堪忧等不良现象,引发食品安全的隐忧。而如此尚不健全的预制菜进入校园,势必会带来新的隐患。故而,预制菜进校园还需要多一些时间与空间,切莫急于一时。
预制菜,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餐桌,是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满足消费升级、关系居民饮食健康的重要产业。既需要不断加强顶层设计,更要制定好行业标准,要推进“预制菜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还离不开科技创新、技术成果应用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而这一切都还需要用时间去尝试,用成果去检验,当“预制菜”走进千万家,真正成为“放心食材”时,再让预菜进学校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