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黄佳莉 陈文静 谭理 王轶诺 通讯员 张少利 赵常霖 刘嫄)2023年5月28日12时31分,这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国产C919大飞机圆满完成了首次商业飞行,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大飞机时代正式开启。
光荣与梦想背后,一名湖南“航空工匠”的身影进入人们的视野:作为现场技术团队成员,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下称“长沙航空职院”)飞机及发动机维修专业2007届毕业生张海荣全程参与C919的百小时验证飞行,为“国之重器”翱翔蓝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立足军队航空修理,面向地方航空产业,服务湖南经济建设。”这些年,长沙航空职院聚焦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和民之大事,培育出一大批像张海荣这样的新时代“航空工匠”,稳稳托起钢铁“雄鹰”腾飞的翅膀。
一组数据可见一斑:面向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武警部队培养定向军士,学院累计为部队输送近万名专业技术军士;服务航空产业发展,仅近三年就有5000余名毕业生就业于省内外170多家航空企业。
迈上新征程,职业教育如何提高对战略发展全局的贡献度?长沙航空职院以铿锵有力的声音,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姓军为军—胸怀“大格局”,扛起“大担当”
作为全军唯一一所国民教育性质的普通高校,长沙航空职院的“牛”颇有名气。
“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培养军士生时间早、规模大、专业多、军种全、输送兵员多。”长沙航空职院院长陈勇用五个词进行了总结。
早在2003年,长沙航空职院便被确定为全国首批从非军事部门直接招收士官的单位;2012年,学院成为全国首批定向培养士官定点院校(2021年10月1日后“士官”名称改为“军士”)。目前,学院共在飞行器维修技术、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等9个专业招收定向培养军士,直接服务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武警部队,在校定向培养军士生5000余人,规模超过在校生人数的一半。
“牛”的底气从何而来?这首先源于长沙航空职院得天独厚的军地共建优势。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7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长沙航空工程学校”,可以说自诞生之日起,学院就是“姓军为军”,担负着为军队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
“更为重要的,是学院坚持围绕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这个‘国之大者’,为军队精准培育有生力量。”陈勇说。
定向培养军士是军队的储备人才,其能力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军队新域新质作战力量的生成。摸清军队真实需求,力求把定向培养军士的“像”画准,成为长沙航空职院实现“精准育人”的首要法宝。
“既不能按照普通大学生模式进行教育管理,也不能搞成山寨版军校,而是要科学把握思政教育、军事训练、日常管理和专业教学之间的权重关系,找到更好的结合点。”陈勇回忆,学院启动定向军士培养的时间较早,国内几乎没有相关的办学经验可以借鉴,他们便当起“第一个吃螃蟹的”,多次组织教师前往各军种部队承训机构和作战部队开展调研,并与其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经过分析探讨,学院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为先,专业技能锤炼为重,军事素质培养为要”的“三为”育人理念,并决定将定向培养军士定位确定为“大学生加准军人”。也就是说,学生不仅要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生完成规定的学业内容,还要以一名准军人的身份接受教育、训练和管理。
在教学内容上,学院紧扣“思想素质好、专业基础牢、技术技能强、岗位适应快、发展潜力大”的培养目标,严格按照“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的要求设置训练科目,让学生在“真材实料、真枪实弹”中开展实操实训。同时,学院专门成立军事体育、军事理论教研室,并定期组织学生到部队开展“军事夏令营”活动,听令执行维稳处突、抗洪抢险等任务。学院的定向培养军士也因此有了“不穿军装的军人,不扛枪的战士”的称号。
记者在翻开定向培养军士的课表时看到,除了军队基层政治工作、军队基层管理等军事方面的课程,主持演讲、新闻写作、摄影摄像、电脑运用等课程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课余,学院还按照“集会有歌声、周末有活动、节日有晚会”的要求,专门出台“周末大舞台”活动实施办法,并结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建军纪念日、中秋节等节日举行晚会,让军士更好地展示自我,目前累计举行活动近100场,参与师生8000余人。原来,学院在调研时发现,当前军队复合型人才的缺口较大,学院便从实际出发,将拓展素质类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能文能武”的军队新生代,增强组织力和凝聚力。
弓步冲拳、穿喉弹踢、马步横打……一边上好专业课程,一边参加严肃紧张的军事训练,是长沙航空职院学生罗文鑫的日常。2023年3月,他和其他1600余名定向培养军士分批与母校告别,相继奔赴17个训练基地淬火锻炼。
高考那年,罗文鑫的成绩超过了本科二批线,但他还是主动选择来到长沙航空职院就读。“当我了解到这里可以实现我的梦想——可以先学习再入伍时,我就坚定地报考了学院的定向培养军士。”罗文鑫说,“好铁要打钉,好男要当兵,我无悔于这个选择。”
一张奖牌榜单见证了长沙航空职院的办学成果:在陆军2022年举办的第二届定向培养军士航空机务专业技能竞赛中,学院派出的65名军士生获得3个赛项中的2个第一名、2个第二名、2个第三名,以及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除了定向输送军队人才,紧扣办学“航空特色”,引导更多学生投身军队航空装备事业,则是长沙航空职院扛起“姓军为军”担当的另一个抓手。
在长沙航空职院,有两个“宝藏库”令不少人羡慕:一个是包括杜-2功勋战鹰、歼-10模拟机、歼-8侦察机、强-5战斗机、罗宾逊R44直升机、无侦无人机等在内的1000多套(台)教学工装设备,另一个则是以一级军士长魏印红、张铁芳和驻港部队训练尖子曹志刚、援藏老兵、退伍营团骨干等为代表的教师“天团”。从“物”到“人”的浓厚军队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洗礼,树立报国初心。
航空馆内,新生在见证航空事业发展的文物前接受入学第一课的学习;实训室里,“敬仰航空、敬重装备、敬畏生命”“零缺陷,无差错”的标语分外醒目;网络平台上,学生们可以随时收看《追梦》等学院原创的正能量融媒体作品……校园里,这样的信仰“触发按钮”随处可见。不仅如此,学院还坚持分年级、分对象、分阶段,常态化开展文化活动,即面向大一新生开展“学习航空、热爱航空、奉献航空”主题教育和“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组织大二学生开展红色逐梦之旅等主题教育,针对大三学生开展野外行军拉练、创新创业教育等。经过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引导,军队文化得以与课堂教学、职业精神培育深深融合,像空气一样浸润学生。
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2020届毕业生艾康慧仍然记得,自己曾坐在台下倾听首届“金牌蓝天工匠”获得者孙红梅做专题讲座的情景。艾康慧告诉记者,正是钦佩于孙红梅守卫钢铁“雄鹰”的巾帼风采,她坚定了成为一名大国工匠的梦想。
“梦想不会凭空实现,要想离梦想近一些,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与汗水。”求学期间,艾康慧不但学业成绩稳居专业第一,还夜以继日地锤炼技能本领,斩获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高职组机电一体化项目一等奖。还未出校园,她便收到了来自空空导弹研究院的录用通知。
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专业2022届毕业生桑云逸则是在入学之初,就被学院停机坪内摆放的众多国产战机所吸引。这让他此前未能通过空军招飞体检的沮丧一扫而空:“当不了飞行员,那我就做一名航修人!”
一次实训中,桑云逸在发动机的螺母上找到了灵感。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开始组建团队钻研螺母松动问题。经过不断的探索,桑云逸和团队研发出一系列为风电机组螺栓提供智能监测的产品,并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银奖。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我想做最好的‘心外科’专家,用自己的双手为军队航空装备事业保驾护航。”桑云逸说。
服务产业—既要“攀高峰”,也要“补短板”
回望中国航空制造业发展历程,湖南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新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就是从这里造出的。
进入新时代,湖南航空产业腾飞的势头更足:2013年,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阿若拉轻型运动飞机成功首飞;2019年,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联合实验室正式挂牌成立;2020年,湖南成为全国第一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省份……于湖南而言,加快打造世界级中小航空发动机及航空航天装备产业集群,既是机遇,也是使命。
省之大计,校之所向。
“对接产业办专业,为湖南航空产业发展补链强链。”长沙航空职院党委书记刘喜宾的话掷地有声。
熟悉湖南职业教育发展的人都知道,长沙航空职院有过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从2012年开始,学院先后撤销23个与航空产业关联度不高的专业,新增13个航空类专业,专业结构由原来的8个专业大类33个专业调整为4个专业大类22个专业,并且专业全都是围着航空产业建。
此后,学院又主动联合100多家航空企业、科研院所等,牵头成立了“军政行企校”五方联动的航空职业教育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后更名为航工工程职业教育集团)、全国航空工业飞行器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湖南省通用航空协会等好几个产教融合平台,并与湖南精飞智能科技、湖南山河科技等企业在人才培养、产学研基地共建、课程体系开发等领域开展合作120余项,为培养行业人才最大限度地集聚合力。
近三年来,学院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办订单、定向、现代学徒制班100多个,订单培养数量超过6000人,毕业生就业专业相关度连续3年稳定在80%以上,其中1000多人毕业后直接就业于本省通航企业,成为助力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涌现出了一大批企业技术能手。
当然,培养输送高素质“航空工匠”只是长沙航空职院服务产业的一个重要内容。聚焦航空全产业链现阶段的“高峰”和“短板”,学院逐渐积累起赋能发展的更强动力。
请看记者随手采撷的几个镜头——
当飞机外部机体出现破损,却又亟须重返蓝天,该怎么办?学院飞机维修实训中心内,教师聂明明为记者演示了一种神奇的修复技术:使用新研制的飞机“创可贴”对其进行快速修复,在短短4至8小时内,不仅为飞机机体打上了“补丁”,还能恢复其复合材料的结构强度,让飞机再次翱翔天际。
这样的“黑科技”在学院并不鲜见。近年来,学院积极整合军用民用飞机维修厂、科研机构以及高校资源,先后与中航工业长沙五七一二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建湖南省飞机维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南大学共建湖南省导弹维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湖南省唯一拥有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的高职院校。同时,设立航空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航空智能控制技术研究所、通用航空技术研究所等3个校级科研创新平台,构建省校两级科研创新体系,为服务产业发展、助力技术攻关搭建更大的平台。
依托省校两级技术创新平台,学院与行业企业、科研单位共同开展飞机智能化维修技术、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修理技术等11个领域的技术应用研究。其中,与中国科学院、空军研究院等20余家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立项“激光器工程化与清洗应用中的关键技术”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0多项,成果应用转化35项。学院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专项“千瓦级准连续全固态激光材料与器件关键技术”项目,已在航空领域成功应用。
据统计,2022年,长沙航空职院共有知识产权项目128项,其中专利授权118项,横向技术服务产生经济效益达2.57亿元;取得国家级标志性成果25项57个,省部级标志性成果53项140个。
镜头来到千里之外的巴基斯坦,当地师生可以通过网络,参加由长沙航空职院带来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中文+技能”线上专题培训。
近年来,学院配合省内行业企业“走出去”战略,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和第三世界国家开展了多次航空领域技术援建和人才培养工作,如参与援建委内瑞拉、坦桑尼亚飞机维修建线工程和飞机维修机务培训中心,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合作,为巴基斯坦、缅甸等国人员进行飞机维修基本技能培训等。
同时,围绕本土航空企业员工的多样化需求,不断完善职业培训体系,助力企业员工素养与能力提升。
两栋培训公寓楼,航空机电维修实训中心、航空电子维修实训中心、数控实训中心等146个校内实训基地,1万平方米的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一支双岗教师比例达66.4%、总数为332人的培训师队伍……对学院用于培训的各类资源,副院长彭连刚如数家珍。
“我们做了一个统计,仅2022年一年,学院就开展非学历社会培训项目70项(期),总培训学时为23 413课时,培训规模达到3.14万人次。”彭连刚说,此前不久,部队某研究所还派出10名科研型的硕士、博士学位新员工来到学院“充电”,围绕飞机、发动机、导弹的结构与系统等3个模块的内容进行了深入学习。
看谁折的纸飞机飞得远、飞得久;操控球形无人机进行攻防对抗,展示科技带来的魅力;通过操作台控制无人机完成空地协同、对抗争夺等任务……这是2023年“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长沙地区选拔赛的现场。来自长沙等地的800多名青少年齐聚长沙航空职院,参加了23个项目的比赛。
面向全年龄段学生开展航空航天教育,正成为学院为培养航空事业后备力量打造的一张品牌名片。除了定期举办中小学生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学院还承办了湖南省大学生航空模型竞赛等大型航空科普活动,并依托校内建成的湖南航空馆,引导青少年丰富航空知识,厚植航空情怀。
“陶成道,大家知道是谁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他吧……”2023年4月15日,正值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湖南航空馆讲解员曾嘉为参与一日研学的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世界动力飞行先驱陶成道的故事,又带领大家参观了驼峰航线、东北老航校、冯如二号等实物展陈区。孩子们专注看、认真听,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细节。
当前,学院为湖南航空馆配备了5名专职科普讲解员、39名学生科普兼职讲解员和108名兼职科普教师,每年来馆参加航空科普教育的省内外中小学生超过3万人次。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一个个视频,让青少年与百年前的中国航空先驱“对话”,在心中播撒下了解航空、热爱航空、奉献航空的种子。
强教提质—直击“关切题”,答好“民生卷”
判断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最直观的就是看招生情况火不火。
长沙航空职院“有点难进”,已经是不少学生和家长心中的印象——这几年,学院的录取分数线稳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光是2022年入学的3500名新生里,高考成绩达到本科录取分数线的就超过30%;在2023年学院举行的单独招生考试中,全省共有1042名考生竞逐450个录取名额,其中像通用航空器维修这样的王牌专业,报录比甚至接近17∶1,用“一位难求”形容毫不夸张。
“把孩子送过来读书,我们放心。”47岁的秦庆华是长沙航空职院的毕业生,2022年开学季,他把儿子秦尉翔送到学院就读。父子成了校友,这让秦庆华非常高兴,“学校管得严、教得好,孩子毕业也不愁出路”。
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让更多学生通过职业教育实现“人生出彩”,是长沙航空职院一直以来的追求。为此,学院坚持牵住高质量办学这个“牛鼻子”,交出了一份事关民生的职业教育答卷。
第一招是创新“三全育人”,为学生上好“大思政课”。
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课教师担任政治辅导员,学工助理兼任学生党支部书记,技能大师和教学名师担任学业导师”等制度作为刚性保障,确保思政教育落实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同时,积极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在下基层、进社区中受教育、长才干。目前,学院志愿者注册人数达9215人,约占在校生总数的90%。在“百年正青春,热血当有我”世界献血者日主题活动中,学院还获评了长沙市“热血青年突击队”称号。
推行劳动教育是学院深化“三全育人”的一大亮点。在这座占地面积约800亩(每亩约合666.67平方米)、在校师生万余人的校园内,时刻都能保持干净整洁、规范有序,这得益于一堂已经开设了29年的劳动教育必修课——
学院贯彻“课程劳育”原则,促进劳动教育与知识技能传授有机融合。多年探索下来,学院打造了包括独立课程形态(劳育必修课)、渗透课程形态(课程劳育)、拓展课程形态(第二课堂)的“三课并行”劳动教育体系,构建了“劳动教育理论课+岗位劳动锻炼周”的“理实一体化”劳动教育课程。
培养学生劳动精神的理念,还渗透在每一次实习实训中。“我们的专业课老师,很多都是手握绝活的技术能手,可每次实训完成后,他们总要拿着抹布、笤帚认认真真打扫工位卫生,做好设备维护。比起他们高超的技术,这些小事更加让我震撼。”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专业学生贺超豪如此感慨。
第二招是强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育人水平。
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是抓好教育教学的关键。学院按照“内培外引、专兼并重”的思路,以高级技术技能大师为引领,以骨干教师为支撑,有机结合企业顶岗、政府培训、国际交流、校本培训、高校进修等多种培养途径,并聘请200余名企业生产一线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打造出一支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正是有了这支“上得了讲台、下得了车间”的教师队伍,以学生为中心的良性教学生态得以全面建立起来——课堂上,教师采取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头脑风暴、仿真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训练技能;课堂外,教师针对学生特点“一对一”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问题探究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
此外,学院坚持不断推进各类教学标准建设,形成了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专业技能考核标准、“双师型”教师技能考核标准、课程抽考题库、专业技能考核题库和“双师型”教师技能考核题库的“四标三库”教学标准体系,建成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省级教学资源库5个。2022年,学院共修(制)订人才培养方案42个,100%通过湖南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格性评审;修订专业技能抽查标准和题库30个,其中无人机应用技术、飞行器维修技术等7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技能考核标准获得湖南省优秀等级。
“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这是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高级经理黄坚对长沙航空职院毕业生的评价。黄坚说,公司对近几年的新进职工举行过考试,长沙航空职院的毕业生通过率最高,“以后我们还要去学校招收更多毕业生。”
第三招是注重以赛促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专业本领。
长期以来,学院始终紧密对接行业企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把技能竞赛标准融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毫厘之间”锤炼技艺。每年,学院还会从大一新生中挑选25人左右组建机电工匠实验班,将飞机发动机拆装调试与维修大赛的考点作为日常训练课题,为学生制订更具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2023年5月,第一届全国航空职业院校飞机维修技能大赛决赛落幕。在这场高级别的比赛中,面对来自全国28所职业院校的35支代表队,长沙航空职院机电工匠实验2101班学生欧锦成、马旭升、浦凌志组成的参赛团队力压群雄,一举拿下一等奖。
“比赛重点考查了学生对无人机选型设计、数据采集、机器学习等新兴技术的应用能力,能够为无人机应用技术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提供更加明确的方向。”学院教师刘肩山说,“赛后,我们专门进行了复盘,以此改进今后的教学内容。”
近年来,学院共有170余人在世界级、国家级技能竞赛中摘金夺银,30余名毕业生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行业技术能手。特别是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飞机发动机拆装调试与维修赛项中,学院创下了连续3年获得国赛一等奖第一名的“金牌纪录”。
多措并举,让长沙航空职院的人才“出口”质量持续提升。一组数据就是例证——当前,学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毕业三年职位晋升比例达100%,位居全省高校前列;2022届毕业生就业于国有企业或军工企业的超过70%。目前,学院2023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已达97.58%。
逐梦苍穹,永不止步。蓝天之上,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用担当托起“雄鹰”翱翔的翅膀,描摹出一幅幅新时代“航空工匠”的青春画像。
(图片由受访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