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职业教育 > 深度报道 > 详情

青春的承诺 ——湖南职业院校首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获得者的故事

2023-08-21 10:11:46 来源:湖南教育 作者:王轶诺 张叶 黄佳莉 周君如 纪锐森 肖亦然

“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的寄语。

牢记殷切嘱托,湖南职业院校青年学子以实际行动融入基层发展大舞台,扛起了不负国家、不负人民的时代重任。据统计,湖南职业院校近三年去往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其中2022届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基层就业比例达71.58%。

日前,教育部颁发了首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湖南职业院校3名毕业生光荣入选。本期,让我们一起探访这3名毕业生的成长故事,看他们如何植根基层沃土,用实干兑现青春的承诺。

A篇

做扎根乡村教育的“播种人”

每个学生都是一粒种子,只是开花的时间不一样。改变一个学生,并不是要让他马上拥有一张漂亮的成绩单,而是要找到他与众不同的“闪光点”。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毕业生、沅陵县明溪口镇芙蓉学校副校长 杜远薇

搜狗截图20230821100614.jpg

青山隔岸望,伴着绵延的沅江,汽车和河流一起奔向苍翠的山间。加足马力,爬上一个很陡的坡,明溪口镇芙蓉学校的大门就映入眼帘。学校不大,却相当干净整洁。

明溪口镇芙蓉学校所在的沅陵县,曾经是湖南省面积最大的贫困县,也是杜远薇心心念念的家乡。由于当地山区面积广阔,交通又相当不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育一直是这里的短板。

“家乡把我培养出去,我要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反哺家乡。”填报高考志愿时,杜远薇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初等教育系,立志以后回到沅陵县当老师。

2013年,刚毕业的杜远薇如愿去了明溪口镇高砌头九年一贯制学校(后建设成为明溪口镇芙蓉学校)。一进校门,杜远薇却傻了眼——这里的条件比自己从前在镇上就读的学校还差。学校当时还没有操场和跑道,只有一条总是扬起尘土的煤渣路,老师们都是挤在一个大办公室里备课。学校能给她安排的“宿舍”,就是两个教室之间的一个小隔间。隔间不过七八平方米,就连用来休息的木板床都是杜远薇自己搬过来的。

“刚开始,我也偷偷哭了好几天。我大三在广州一所学校实习,校长好几次留我在那边工作,开出的工资是这里的好几倍,心里确实有一些落差感。”杜远薇告诉记者,“虽然条件艰苦,但因为对家乡的感情,我更要在这里扎根,让更多孩子像我一样走出大山,回报家乡。”

小小的隔间里,每晚准时亮起的灯光记录着杜远薇的坚持。夜深了,她独自埋头整理教案;等到要休息时,她就拉起一张简易的帘子,伴着墙角里传来的蛐蛐声入眠。

真正成为一名语文老师后,杜远薇发现,比起传授知识,她更需要的,是在学生心中干涸的“土壤”播下“种子”。

那是一个十分机灵的男孩,成绩在班上也是名列前茅。有一天,杜远薇问起他的梦想,男孩带着一丝自豪,兴奋地说:“我的梦想是初中毕业后去打工!”

怎么会有这样的梦想?不解、心痛、可惜……一时间,杜远薇的心里五味杂陈。男孩告诉她,因为他哥哥打工的工资有好几千块,下班后还能玩手机。这个所谓的“梦想”在杜远薇心里掀起风暴,她突然意识到,如果学生心里没有“种子”,他们的成长就犹如无根之木。

于是,杜远薇开始“播种”,给学生“种志向”。她拿着照片,耐心地给学生讲述自己的读书经历,介绍当时县城的高中,以及山外的广阔世界。通过分享,杜远薇让这所乡村学校的孩子们知道,他们的未来并不是只有打工这一条道路,还有更多不一样的可能。

农村的孩子淳朴自由,像山间的豹,像沅江的鱼。但他们囿于大山,困于河岸,不知道自己身上也有闪光点。于是,杜远薇又开始给学生“种自信”。

在杜远薇的教学生涯中,有一个叫俊成的男孩让她印象深刻。“冬天,他把明显小了一码的短袖、长袖、毛衣、夹克都套在上身,下身只穿着一条洗得发白的裤子——那是他所有的衣服。”杜远薇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拿出自己买来的衣服、文具,说是学校给他的进步奖励,默默地资助俊成。一次次的鼓励,让俊成抬起了始终低垂的头,他上课举手回答问题的次数也变多了,现在更是成了村里的“孩子王”。

举办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是杜远薇引导学生发现自己闪光点的另一个秘诀。摄影、演讲、书法、太极、足球……在杜远薇的努力推动下,这些以前城里学校才有的高级“游戏”,早已在这所乡村学校生了根。没有摄影设备,她就带着学生用家长淘汰的旧手机拍照,用镜头定格家乡金灿灿的油菜花;社团内容不够丰富,她就追在其他老师后面,说服他们拿出自己的特长开课;学生刚开始玩心重,她就守在教室门口“蹲点”,让他们尽可能地留在社团,直到享受社团、爱上社团。

学生王奥就是其中一名受益者。过去,作为班上倒数“宝座”上的常驻选手,王奥每天不是睡觉,就是到处捣蛋。偶然间,杜远薇发现王奥能从不同的角度发现身边平常事物的美,于是任命他为摄影课代表,还领着他到处拍摄、投稿、办展。收到的夸赞多了,王奥发现成绩不好并不是贴在自己身上不可揭下的“标签”,他开始用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甚至主动教高年级的学生摄影。

另一名学生曾圣,人如其名,跟“孙大圣”一样顽皮跳脱。杜远薇认为,虽然曾圣在学习上表现并不突出,但是他口才极佳,表现力很强。杜远薇就指导他参加演讲比赛,一个字一个字地抠发音。后来,曾圣还代表学校参加了县城的演讲比赛,捧回了一等奖。

当学生有了走出大山的渴望,悦纳自己身上的光芒后,杜远薇又开始“种智慧”。她将阅读引入课堂,通过读书漂流、读书讨论会等活动,让学生扎根文本,徜徉文章中的广阔世界。面对不喜欢上语文课的学生,她创新教学形式,举办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辩论会、拍卖会、上山采风……杜远薇的课堂总是生机盎然,学生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笔,写下身边的美好。

但与学生的热情相反,周边一些学校对这种教学方式投来异样的眼光。家长们也质疑:“连课本上的几个字都读不明白,还看什么课外书?”

杜远薇并没有停下探索的步伐。“什么事情都要先做起来,做了才能知道行不行。”在杜远薇的坚持下,书香从她的课堂弥漫到整个校园,学生们不再一上语文课就沉默,一拿起笔写作就头疼。家长们也发现,孩子的成绩不降反升,学校升入县城一中、二中的学生越来越多。家长们开始自发地支持她的工作,家校之间的关系也更加紧密。

她认真播撒的每一颗种子,都没有辜负阳光雨露。在建设“书香校园”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文字看见家乡的发展。2019年,杜远薇的一名学生杜欣媛写下作文《溪边住着希望》,得到了县政府和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地筹措300多万元资金,历时半年多建成了通溪桥。桥通了,当地满山遍野的山核桃结束了肩扛马驮的时代,全村52户贫困户实现了集体脱贫,改变了一个村的命运。

“母校带给了我很多财富——打牢了我教学的基础,培养了我工作的能力,也培育了我扎根教育的情怀。”杜远薇记得,她所在的演讲社团的指导老师任莉患有眼疾,教学时任莉就摸着学生的声带位置,一遍遍地帮他们纠正发音;外国文学老师胡天月鼓励学生阅读,在其言传身教下,杜远薇养成了阅读的爱好,并将阅读应用于教学;班主任刘瑞蕾也鼓励她做有意义的事情,她在大学期间对摄影产生了兴趣,之后又将摄影带到这所偏远的乡村学校,为乡村学生打开了发现家乡之美的“眼睛”。

即便是已经步入工作岗位,杜远薇和学校老师的联系也依然密切。2021年,她入选了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组织的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被邀请回母校演讲。到达学校的那天,杜远薇在胡天月的家里住了一晚,师生彻夜长谈。胡天月依然像当年指导她一样,逐字逐句地帮她打磨演讲稿。教育的种子,就这样在师生之间一代代传递。

“长大后,我也要读师范专业,成为像远薇姐姐这样的老师。”提到以后的梦想,学生陈子洁眼睛放光,笑着告诉记者。

“拿好毕业证,记得要在规定时间内去报到,暑假不要贪玩下河游泳……”杜远薇正一遍遍温柔地嘱咐来校领取高中录取通知书的学生。那些学生像是被风照拂的蒲公英,撑着小伞,即将去往不同的远方。

B篇

跑好传递温暖的“接力赛”

要让“民生愿景”成为“幸福实景”,中间必须办好一件件可触可感的温暖实事。我们的工作就是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有需要的人争取到更多帮助。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古丈县社工站总站站长 龙仙翠

微信图片_20230816102104.jpg

盛夏时节,生机盎然。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默戎镇中寨村的稻田里,一串串饱满的稻穗随风摇曳,预示着丰收的到来。

田埂上,古丈县社工站总站站长龙仙翠正领着一群孩子穿梭其中,闻闻稻香,摸摸稻穗,探寻“一粒米”是如何诞生的。这是古丈县社工站为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禾趣计划”的一个画面。

“我也曾是他们中的一员。”看着孩子们兴奋的脸庞,龙仙翠回忆道。

龙仙翠的家乡在默戎镇翁草村。和盼着放假的城里娃不一样,小时候的龙仙翠最害怕的就是七月。村里的青壮年普遍外出务工,老人们成天在田间地头忙碌,和毒辣的日头抢时间。孩子们除了漫长的孤独和等待,还面临无人看管的安全隐患。

2003年,一群陌生人的到来改变了一切。

“小朋友,我们是社工,准备在村子里开展活动。你能帮我们带路吗?”龙仙翠记得,这群叫作“社工”的志愿者,是来自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系的师生。他们不但为村里的孩子组织学业辅导、文娱活动和安全教育等,还帮村里开通了社区广播,创办了社区报纸,建起了苗鼓队、苗歌队。昔日沉寂的村寨慢慢地热闹了起来。

什么是社工?那时候的龙仙翠只有一个朴素的想法:“社工原来就是帮助他人,自己也能获得快乐的人。”

“他们年年都来,从未间断。”在社工的陪伴下,龙仙翠渐渐不再害怕暑假,后面又成了主动为社工带路、翻译苗语,参与宣传活动的小小志愿者。原本对英语完全不感兴趣的她,也开始认认真真地捧起社工专门为她带来的英语书籍,中考时英语还考了100多分。

“长大了我也要当社工。”2015年,龙仙翠填报高考志愿时坚定地选择了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在这里,老师更像家长,师生更像亲人。在这群“亲人”的引导下,龙仙翠很快便熟悉了异乡的环境,也对社工的含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社工不仅要有一腔热情,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甚至要学习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

求学期间,龙仙翠主动加入了由学校史铁尔教授组建的社工实务组。每个周末,她都会来到长沙市树木岭社区老年人服务基地,为老年人开设兴趣小组,教他们做手指操,举办趣味运动会等特色活动。“好姑娘!”社区的老人们都打心底里喜欢这个热情爽朗的苗家女孩。

2016年,当龙仙翠得知民政部启动的“三区”专业人才支持计划(即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中有一个项目点设在翁草村,她毅然报名参加项目实习,她说:“我要到家乡的‘试验田’中历练。”

巧合的是,翁草村项目点正是由史铁尔教授负责的长沙仁与公益组织发展与研究中心承接。在项目组里,龙仙翠结识了包括项目负责人贺晓淳在内的一大批优秀社工人才,也领会到了社工工作绝不只是“做好服务”那么简单。

要在乡村有效开展社工工作,首先便要取得乡亲们的信任。信任从何而来?

当时,山高路远的翁草村不但没有路灯,也没有网络,发展无从谈起。贺晓淳瞄准这一痛点,为村寨链接了“无线乡村—万村互联计划”公益项目,采取内外协作的方式为翁草村安装路灯、连通网络,即一面培养“内生动力”,发动村支两委、乡贤能人及村中青壮年自筹资金、自学技能;一面引入“外界资源”,为村寨发展搭建起社会支持网络。路灯亮了、网络通了、村民笑了……乡亲们看到了这支社工队伍的诚意、能力和付出,更加积极地配合他们在村内开展的各项工作。

这些历练让龙仙翠对社工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社工既要做好服务,又要站在基层社区治理、乡村共治的高度去回应诉求、设计服务。”龙仙翠告诉记者。

2018年,龙仙翠拒绝了大城市的高薪工作,借助湖南省开展基层社工站“禾计划”的契机,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专职社工。而放眼整个湘西州,具有专业背景的专职社工还寥寥无几。作为当地稀缺的社工专业人才,刚刚毕业的龙仙翠便被委以“重任”——在新成立的古丈县社工站总站担任站长。

一边是对“个案工作”“小组工作”“优势视角”等工作手法、专业名词一无所知的站点成员,一边是社工站一年70个个案工作、28个小组工作、20场社区活动的基本工作任务……面对摆在眼前的一道道难题,龙仙翠没有泄气。她带着站点成员走进各个村寨,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做好摸排,同时积极邀请史铁尔、蒋国庆等专家来到现场开展培训,让站点得以顺利运营。

“入户走访时,必须将儿童和其监护人分开,单独了解情况。”

“询问家长对孩子的支出,如果问不出准确数据,可以从课本费、生活费等方面测算。”

“注意观察走访对象家中是否有人员生病,是否为低保户。”

…………

在龙仙翠的带领下,这支年轻、有活力的社工队伍高效摸排出第一批2000余名留守儿童,做到一人一案、动态管理,并从中发现了不少需要帮扶的对象。

一次,一个身材有些矮小、长期营养不良的男孩引起了龙仙翠的注意。在社工们发的“你最害怕什么”的问题卡片上,他写下“我最害怕奶奶打我”。龙仙翠看到后,心瞬间揪了起来。通过聊天,她得知孩子的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他与8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由于男孩并不符合孤儿的认定条件,无法按政策享受相关救助,龙仙翠便四处寻访,先是为他们申请了政府临时救助金,之后又将他们纳入“大爱无疆”公益团队开展的“逆风飞翔·事实孤儿同行计划”,为男孩家庭争取到长期的资助。

解决了经济困难后,龙仙翠又当起祖孙之间沟通的“连心桥”,把男孩内心渴望关注、害怕被抛弃的真实想法告诉了男孩的奶奶。一次次的走访之后,男孩和奶奶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生活也越过越好。

除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也是龙仙翠关注的重点。在走访各个村寨的过程中,龙仙翠和社工站成员们发现,80多岁的龙爷爷独居已久,生活非常艰难。由于年事已高,龙爷爷干不了农活,连一日三餐都没办法自己准备,不懂使用智能手机的他也很少联络儿女。他每天的生活,就是搬一条板凳,从清早枯坐到晚上。

而像龙爷爷这样无人陪伴的“空巢老人”,在农村并不少见。

如何为他们的晚年增添一抹亮色?龙仙翠找到了同样投身社工、心系家乡的“校友老乡”龙玲霜。二人筹划将龙玲霜在长沙公益养老服务领域的资源链接到古丈县,第一个试点便设在中寨村。

听取村民意见、奔波筹措资金、协助注册备案……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协助下,龙仙翠筹划的中寨村互助老年活动室正式成立。这对村里的老年人来说,真是一件大喜事。他们可以在活动室里享受免费午餐,和其他老人一起看看电视、拉拉家常,有时还能结伴外出参观博物馆。不仅龙爷爷成了这里的“常客”,中寨村200余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深深受惠,活动室还吸引了不少外村干部前来观摩学习。

“乡村里的‘一老一小’不仅需要物质上的资助,更需要精神上的陪伴。”龙仙翠深知,要为乡村带来更多温暖,仅靠站点20个社工的力量远远不够,必须要扩大帮扶“朋友圈”。为此,龙仙翠在中寨村试点了“禾趣计划”暑期夏令营项目,将“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的系统教育思维植入项目中,同时依托古丈县在全县建设儿童之家的契机,将这个乡村儿童关爱和保护项目由一个村推广到古丈县103个村寨。

看着社工、志愿者们带领这群农村娃穿梭在乡间的田野上,用眼睛观察乡村、用画笔描绘乡村、用语言讲述乡村时,龙仙翠的内心总会涌出一种感动。她说:“过去,我们总教育孩子要走出大山,却忽略了为孩子打开热爱家乡的一扇窗。”

孩子们爱上了家乡,也爱上了社工工作。在家乡开展社工活动,龙仙翠见证了一次次“温暖的接力”。那些曾由社工照看的孩子逐渐成长为关爱起更年轻一代的志愿者,他们中的不少人也选择考入社工专业,立志将来成为一名社工。同样从中寨村走出的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梁子怡说:“未来,我们都想像龙仙翠学姐一样,回到家乡做社工。”

从“被温暖”到主动“去温暖”,这是大山深处无数像龙仙翠一样接受过社工关爱的人的共同特征。跑好传递温暖的“接力赛”,是“龙仙翠们”的追求,也是一代代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师生的梦想。

C篇

争当乡村创业的“领头雁”

到农村创业绝不能仅靠一腔激情。要由“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必须带着专业的基础知识到实践中历练、进步,还要将产业前沿的研究思维和成果带到田间地头。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溆浦县致富带头人 唐银

微信图片_20230821100258.jpg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1991年出生的唐银儿时的愿望就是走出农村。

2015年,已经在城市摸爬滚打多年的唐银做出了一个让人惊讶的决定——回到老家怀化市溆浦县,扎根农村。

为什么要回家?唐银告诉记者,那时候没想过什么大道理,就是为了照顾年事已高的父母,同时也是在之前的工作中感受到自身的不足,想到学校“回炉重造”。

回到老家后,唐银重新审视家乡,却发觉出不一样的美来——这座寂寂无名的小城虽然经济相对落后,但是绿水轻流、青山环绕,暗藏着新的发展机遇。“家乡也能成为我大显身手、干事创业的根基和舞台。”带着期待,唐银进入怀化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技术专业,成为一名农学生。

“学农不仅是学种地,还要学会农业产业化生产与经营管理等领域的技能。”在植物生长与环境、种子生产原理、农产品经营与管理等丰富多样的课堂上,唐银重新建立起对农业的认知。专业系统的教学,让唐银对自己的努力方向更加明确。

2018年,带着扎实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本领,信心满满的唐银创办了湖南现代万农科技有限公司,并流转了20亩(每亩约合666.67平方米)土地,开启他的农村创业之路。

真正把根扎进农田里,唐银才发现难题远比想象的还多。“农业生产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生产过程中更要面对千变万化的情况,不但可能遭遇不利的天时,有时还因为没有琢磨透农作物的‘性情’而颗粒无收。”在与农民、土地打交道的过程中,唐银坚定了一个信念:唯有将“靠天吃饭”的局面扭转为“靠技生金”,才能从农业领域蹚出一条新路来。

很快,唐银将目光聚焦在溆浦当地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上。结合自己的专业所学,他联系了湖南农业大学、怀化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专家团队前来培训指导,在当地种植起黄精、杜仲等中草药。随着一批批优质高产的中草药产品进入市场,唐银的企业很快便在当地中药材产业市场声名鹊起。

在一次调研中,唐银发现,山银花虽然在溆浦县已有数十年种植历史,但当地不少山银花种植园的亩产并不高。经过调查,唐银得知,山银花种植园由于园区建设年代久远,普遍存在管理粗放、死蔸率高、病虫害发生频繁等问题。而山银花产业仅靠“种花卖花”的单一生产模式,生产出来的粗加工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好,在市场上也毫无话语权。

“必须从‘根’上进行改造。”唐银指导农户及时挖除品种不纯、生长不良、根系不发达、病虫害严重的山银花植株,对病穴进行消毒处理,并为农户提供了栽培技术标准,帮助其规范种植。产量上去后,他又联合专家和其他中药材公司,通过“产学研+入园企业+基地+高校+农户”的模式,不仅牵头成立了溆浦山银花产业发展联盟、溆浦中药材产业联盟,还联合申报了“溆浦山银花”国家地理标志,为“溆浦山银花”赢回了更多市场主动权。

花季到来,当看到种植园里粗大茁壮、花开繁茂的山银花植株实现了亩产从250公斤到400公斤的飞跃,农户们都忍不住对这个学农不过几年时间的“新农人”竖起了大拇指。

“一人富不是富,我要带动更多人走上致富路。”近年来,唐银依托国家对中草药产业的扶持政策和高校专家团队的技术支撑,将流转土地从最初的20亩扩大到800多亩,打造千亩中药材产业园,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村“领头雁”。在带着一批农户致富的同时,他还创办了怀化路安通机动车辆检测有限公司,解决了150多人的就业问题。

长期扎在田间地头,唐银早已成了不少高校专家、科技特派员心中熟悉当地农业情况的“小灵通”。凭借这一优势,唐银这个“土专家”不但成为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实践研究计划的校外导师,还参与到各类科研项目的攻关工作中。他联合国防科技大学等单位申报的“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湘九味’中药材质量溯源与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获得了2019年度中央引导地方资金,还参与起草了《山银花低产园改造技术规程》《玉竹连作障碍消减技术规程》等多项省级技术标准。2021年,由唐银担任项目领衔人的创新创业项目“药济民兴——推动中草药产业发展,助力新农村全面振兴”,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全省金奖、全国铜奖。

“土地是农业的根,也是我的根。”从渴望挣脱土地、离开家乡到立志扎根土地、造福家乡,这些年来,唐银在见证山乡巨变的同时,也迎来了自己的又一次成长,“我在基层创业最大的感悟,就是农村工作打不得一点折扣、容不得一点松懈,必须像一株禾苗那样,努力把根扎进泥土,才能经得起雨打风吹。”

热稿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