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简介:黄晓丹,江苏无锡人,南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有《诗人十四个》《陶渊明也烦恼——给家长的传统文化启蒙课》等著作,东方卫视《斯文江南》常驻文化嘉宾。
湖南教育新闻网报道 记者 曹鑫宇 余杏
“对于我而言,我一直能感觉到有一个‘我’存在,但她需要被挖掘出来,而写作便是挖掘‘我’的那把凿子。”
7月13日下午,在第三届湖湘教师阅读与写作训练营现场,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斯文江南》常驻文化嘉宾黄晓丹为大家带来了一堂关于写作的讲座。
在讲座前,黄晓丹特地询问了一些朋友关于写作的感受与回忆,分享给大家。“写作有的时候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它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出来,不能两个字,也不能三个字。”黄晓丹以自己为例,和大家分享了写作的痛苦与快乐。
那么,人们为什么要写作呢?
“不经过语言表达,感受和思想就都未成型,它们只是前感受期和前思想期的混沌一团。只有写出来,过去的经验才能被完成、终止,生命才能轻盈地往前走。”黄晓丹认为,写作的过程就是把原料变成成品的过程,它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正如有一些写作是通过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署名写作,还有一些写作,例如考题、文案、标书等是不署名的写作,这些又该是怎样的语言表达?
真正好的书写是把沟通成本降到最低的书写。黄晓丹以自己出考题的经历阐述,在不署名写作中领悟到的语言最根本的能力——理解的能力、整理的能力、准确传达的能力。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黄晓丹以陶渊明、杜甫、韩愈、李商隐等诗人的诗句为例,结合现实案例,详细讲解语言的纯真性、可能性、准确性。
“修辞立其诚。”黄晓丹认为,要保护语言,语言的敏感性很重要。没想清楚的、不认同的、没感受到的可以不表达。这时候,大家会发现,什么才是自己内心想要的语言表达。
当明白了语言的重要性,理解了语文表达的意义,又该如何落到实实在在的写作上?
“所有的写作最重要的就是开始写第一句。”黄晓丹以学生文章为例,从开始写、简明、陈词、描述四个部分,一步步告诉大家怎样做好语言表达,写好文章。
“写作者老老实实地表述所有经验,是很费力的事,但它一方面会提高语言的品质,一方面会提高整个文本的风格一致性。这样的表述的长年累月的叠加,就是作者的语言风格。”黄晓丹认为语言风格是作者一万次地进行自己的语言表达而得来的。每个人的语言表达都是不可代替的。
最后,黄晓丹以李商隐的《河内》为例,告诉大家,伟大的诗人们用语言去描述世界,给读者们带来了从未有过的认识的精度和深度。“世界是黑暗的,但是语言可以把它照亮。”黄晓丹说道。
名家现场语录:
“我要做一个写作者,我要保护我的语言。”
“语言是思考的工具。”
“如果不能动笔去创造,就仿佛我不存在。”
“写文章不是默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