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先声 > 先声新闻 > 详情

【先声新闻】常德市第一中学:百年名校兴盛的基因密码

2022-12-20 17:23:42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湖南教育新闻网

湖南教育新闻网报道记者 余杏 赵经天 通讯员 罗德该

百廿载悠长学府,双甲子薪火相传。2022年9月28日,常德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常德市一中”)迎来了120岁生日,这所百年名校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是:常年兴盛。

我们不妨翻开常德市一中近十年的荣誉册:2012年,被评为“湖南省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基地”;2014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5年,被评为“湖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样板学校”;2017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和“全国优秀科技教育创新学校”……而这些只是记者随意捡的几颗“珍珠”,学校近十年间仅国家级荣誉就有14项。

再往前追溯,细读浩瀚的历史长卷,记者发现常德市一中并非只有近十年如此优秀。120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其中不乏杰出的爱国者、革命家、将军和学者。它一直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浪潮中的“弄潮儿”,一直是当地老百姓口中“顶好”的学校。

常德市一中如何保持百年“常青”?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微信图片_20221220162202.jpg

兴盛之底色——红色

高楼林立之间,两棵近500年树龄的银杏树屹立于常德市一中校园东南角,它们陪伴着一批批心怀家国、志存高远的学子成人成才。

其实,人们对名校的评价,始终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常德市一中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红色的爱国史。

回顾常德市一中办学历程,可以发现熊希龄、向玉楷、沈克家、张国雄等历任校长始终牢牢把握学校教书育人的本质特性,顺应国家时势,力求教育变革,注重学生的精神引领和多元发展。

历史的镜头回到1902年。那时,著名教育家熊希龄创办湖南西路师范讲习所,开湖南师范教育之先河。初期,熊希龄就重金聘任教师,倡导教学方式改革,鼓励学生追求思想进步、言论自由。当时,学校被誉为湘西北“成德达材”的“最高学府”。

“迈入新时代,如何站在前辈夯实的基础上,续写辉煌的历史,开拓新路程呢?”2012年,现任党委书记唐会荣成为常德市一中第十任校长,他深感责任重大。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挖掘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底色,延续百年红色基因,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唐会荣看来,第一要务就是用爱国主义教育为学子铸魂。

2012年,常德市一中一次性投入200多万元修缮校史馆。此后,校史馆成为师生爱党爱国爱校的教育基地。校团委书记唐冬园告诉记者,每一届新生入学后,上的第一堂课,便是参观校史馆。

“校史馆由大事志、名师录和名生谱三大板块组成,每个单元都以历史为线索,人物为依托,有300多幅历史照片,400余件文物原件,4万余字的内容解说……”外联科科长胡宏保介绍,学生们走入这里,能身临其境感受学校的变化与发展,沐浴前辈的思想光辉。

当然,在常德市一中,“铸魂”并不囿于校史馆。“多年来,学校深入挖掘教育资源,打造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副校长傅邵斌介绍。

——开展纪念“一二·九”合唱比赛。每年12月9日前后,高一学生就会自选校歌或红色歌曲,创新形式进行合唱比赛。

——开设军训室内讲堂。每年新生入学军训时,学校会开展多次专家讲座,内容涵盖党史、校史、军事知识和国防教育课程等。

——打造“三每”课程。每周一言,各班每周一由一位学生选取一句经典名言,解读含义,并作为班级座右铭;每周一看,组织学生每周三集体观看由学校统一制作的视频,以时政新闻为主;每周一读,每周四设置专门让学生读报、读名著、读古诗的时间。

……

如果说,爱国主义教育能让学子将家国责任融入人生追求中,那么,党建引领则是常德市一中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一面旗帜。

“学校曾是常德地区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学会’,第一个基层组织‘中共常德特别支部’,第一个共青团组织‘共产主义青年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唐会荣说,如今学校党委实行“党委会研究、校务会落实、教代会监督”和“把党支部建在科室和年级组上,以党支部建设助推科室、年级组建设,实现党建与学校管理的融合互进”的学校管理新模式。

“目前,全校共有7个党支部,每个支部分设干部先锋岗、党员模范岗、青年示范岗和教师志愿岗四岗,这些党员教师正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办公室副主任李景梅介绍道。

教研科科长张锐是一名党员教师,也是航空班的班主任,2022年是他在常德市一中工作的第十三个年头。“在我接手航空班的第一天,就有学生提出想要离开,有的孩子对空军缺乏认识。”张锐说。

于是,张锐利用每天晚自习前25分钟让学生观看《中国空军故事》,还带领学生到韶山、井冈山、林伯渠故居等地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学生在了解了中国空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后,慢慢有了归属感、自豪感和荣誉感。

8年来,张锐送了五届航空班,“这一路虽然坎坷,但看到学生们圆梦蓝天,我就有一种幸福感和成就感。”

兴盛之灵魂——创新

常德市一中兴盛百年,有何秘诀?唐会荣还给了记者一个答案——创新。

创新体现于教育理念。1902年,熊希龄创办湖南西路师范讲习所时,很多学堂还在教学生“子曰诗云”,而他勇于“吃螃蟹”,大胆改革教材和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开设了修身、英文、数学、理化、博物等二十几门学科。

改革开放后,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常德市一中却成为一股“清流”,制定了“正规办学,全面育人”的办学方针和“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培养目标,在全国率先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学校素质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成为湖南省首批八所重点中学之一。

那么,坚持了这么多年的育人信仰,常德市一中是否动摇过呢?

2012年,高考落幕,常德市一中只有一名美术生考上了清华大学,这让一直认为常德市一中优秀的市民有些疑惑——难道常德市一中走下坡路了?

这也难怪,很多人习惯以分数“论英雄”,习惯将“清华北大生”作为名校的评判标尺。

但是,这样就对吗?

当时恰逢唐会荣“新官上任”,面对大家的疑惑,他有反思,但从未动摇“以‘立人’为要”的信念。他始终觉得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做一等学问”,还要引导他们“修一等美德,成社会栋梁”。“我们一中走出去的学生应该恭肃不苟、勤勉不怠、果敢无畏、正直无私。”唐会荣说。

于是,唐会荣提出了“为学生3年和30年着想”的办学主张,不仅要对学生在校期间负责,还要教会学生与将来的社会相处的能力,以实现成才与成人的和谐统一。

创新体现于教育方法。在采访中,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常德市一中的课程。

学校在“国标”的基础上,将课程升级,本着“开好必修课,完善选修课,丰富活动课,强化实践课”的原则,形成了“学科拓展类选修课程、社团活动类选修课程、实践技术类选修课程相结合”的校本课程体系。

初冬的阳光懒洋洋地透过窗户玻璃,学生们注视着声音略带嘶哑但侃侃而谈的教师杨智慧,他正以林徽因与梁思成的故事为主线,让学生“享用”一顿融历史、文学、艺术为一体的“大餐”。

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夹缝中,语文该如何创新?杨智慧也曾困惑过。后来,他根据自己多年积累的文学优势,开设校本课程“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赏读”,选取钱锺书夫妇等多位文化名人进行赏读。没想到,一开课,就成为学校20门选修课中的大热门。

有人质疑,这是否与高考相悖,杨智慧则认为,多方位地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恰恰是学生学好语文的根基所在。

除了“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赏读”,常德市一中还开设了多门精品校本课程,也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如“高中物理思想与方法”“天文学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形体课”等。

除了为学生赋能,常德市一中还一直坚持为学生塑魂,大力发展社团,鼓励他们个性发展。

开展社团活动在常德市一中是有传统的。据记载,1915年,更名为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后,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如文学社团、篮球队、诗词学会、话剧团等。学校现有社团26个,其中省市级明星社团10个。

创新还体现于教育态度。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有一个强烈感受——常德市一中不像一所中学,更像一个研究院。为何?因为它处处充满了“研究”的教学态度。

比如,小的“研究”——拔杂草。

在常德市一中,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在田径场俯身拔草的身影,这是学校开展劳动实践的一个缩影。

在分秒必争的高中校园,常德市一中显得有些“另类”,从2014年就开始实施劳动实践课,每周拿出一到两节课作为专门的劳动实践课。

学校硬件条件有限,劳动教育如何开展?这是学校立项的一个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学校取消了投入210万元改造田径场的计划,转而将场内的杂草“承包”给学生。

拔杂草仅限于让学生出力流汗吗?不,学校将其延伸,别出心裁地推行有偿劳动,以班为单位收集杂草,并称重计费,学生“卖草”所得费用充当班级活动经费。拔杂草还成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素材,教师引导学生在拔草的同时,也为心灵“拔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再比如,大的“研究”——承办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

2015年,常德市一中成为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承办中学,面向湘西北6个地州市招生。航校落地,如何办,办成何样?常德市一中还是拿出“搞研究”的态度。

首先,目标明确,培养“忠于祖国,矢志飞行”的优秀航空人;其次,模式明确,提出“12345”办学模式,即锁定一个目标,搞好两个融合,夯实三个基础,凝聚四方力量,落实“五育并举”;最后,评价明确,考查航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突出核心素养。

但如此大的“课题”,要做好并不容易。常德市一中将大课题往小处做,航校的每一个学生,都是老师们研究的对象。

7年来,航校先后有162人次被空军招飞局评为优秀学员;2018年至2022年,共培育114名飞行员,9名学生录取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双学籍”飞行学员;2020年,航校团队被授予“常德市工人先锋号”;2022年,航校团队被常德市政府和教育局评为“翦伯赞团队奖”。

微信图片_20221220162156.jpg

兴盛之根本——教师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说过:“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其实,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如此,教师始终是学校兴盛的根本。

120年前,常德市一中就非常重视师资的建设。

湖南西路师范讲习所更名为西路公立师范学堂后,就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聘书上写着,除学堂总理由省署委指派外,所有学校教师与管理人员,均由学堂总理聘任,聘任一律签订合同,如发现不称职者,可以随时辞退解聘。

记者采访了常德市一中的多位教师,发现他们都有两个共性,那就是“精”和“纯”。

何谓“精”?学高为“精”。

“我们提倡课堂教学不搞统一模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唐会荣表示,这些教学方式旨在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现在很多学生在学数学时,都会产生畏难情绪。”常德市一中教师朱纯刚坦言自己的学科在学生中并不受欢迎。如何消除学生“恐数症”,朱纯刚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朱纯刚从不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他认为考试就是为了找问题,不是为了要分数,因而学生少了很多压力,学习数学的热情也高了很多。他对教材的处理也有自己的观点,一直认为教材只是一个蓝本、一个框架,里面的“血肉”需要教师自己去填充。

在讲授球的体积与表面积一课时,朱纯刚先拿出一只乒乓球,问:“如何求出它的体积?”学生回答:“用排水法。”朱纯刚接着问:“如果有很多大小不一的球,如何求它们的体积?”学生自然回答:“建立球的体积公式……”整堂课不仅轻松愉快,更重要的是学生从中学到了终身受益的数学思维。

在常德市一中,像朱纯刚一样“很会教学”的教师并不少见。语文教师邓传辉一手拿“糖”一手拿“棒”,科学引导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师李兰英善于“以案说法”,各种思政案例信手拈来;物理教师周定河看重课堂,提倡终身学习的教育模式……

何谓“纯”?

对于资深教师成程来说,“纯”是34年只坚持做一件事——让孩子喜欢我和我的课堂。

微信图片_20221220173533.jpg

成程出生在汉寿县的一个普通农家,从湖南师范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1994年被调入常德市一中。34年的从教生涯,课里课外,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学生成人,比获取知识更重要,学校培养的不是解题人,而是社会人。

成程的课堂很有人气,每年的“学生评教”活动中,他的课堂教学各项指标满意率均位居前列。

善于教学的成程,却从未给学生开过班补过课,也曾有家长慕名而来请求他给孩子补课,都被他一一回绝。他对学生说:“只要上课期间认真听我的课,下课没必要再补习。”成程认为,强行补课也是一种禁锢孩子的枷锁,“我的教学目标就是让一个自由、快乐、幸福的我,培养出一群自由、快乐、幸福的学生。”

每年寒暑假,都有毕业多年的学生来探望成程,他有时还请学生一起吃饭。餐桌上,他和学生像朋友一样谈天说地,这是他最快乐的时候。他不爱应酬,却喜欢这样的聚会。

对于青年教师舒蕾来说,“纯”是一个决定——回母校任教。

“我的中学生涯是在常德市一中度过的。”2014年,舒蕾从湖南师范大学毕业,在她面前有两条路——留校和回乡。

“当时,我也很彷徨。”后来,舒蕾还是毅然选择了回乡,成为母校的一名语文教师。在她看来,母校为她的成长赋予了能量,承载了她年少时的美好回忆,是她心中“最好的中学”。

2002年是常德市一中的百年校庆,当时的舒蕾还是一名学生。庆典上,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在舒蕾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母校的第二个辉煌百年,是否也会有我的一份力量?这颗种子在舒蕾大学毕业后,萌芽了。

“以前当学生,是一种享受,现在当老师,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为对学生、对课堂负责,舒蕾会把每堂课当作艺术品一样对待,反复打磨。

在常德市一中,有个保持了30年的传统——青年教师“红杏奖”课堂教学比武活动,舒蕾就是这个擂台上的“常客”。2020年,舒蕾凭借多年磨课经验,在湖南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脱颖而出,被省总工会授予“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党委副书记、校长李世明介绍,在常德市2021年公众安全感民意调查中,老百姓给常德市一中打出了95.95分的高分,名列全市第一。

“我们在一中的发展史上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但一中在中国教育改革史上则是一位勇敢的‘弄潮儿’。”唐会荣说。

“弄潮儿向涛头立。”120岁的常德市一中,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热稿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