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长沙湘江生态经济带中段,长株潭金三角绿心腹地,有被称为“融城”核心的天心经开区产业园区及“天心数谷”龙头地带。这里,电子商务人工智能强劲涌动,康养医卫产业蓬勃发展。其中,一颗“星”交融两大行业特点,格外耀眼。
这颗“星”,就是长沙华中医卫科技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华中医科学校)。
80后的陈强,是这所学校的举办者。同时,他还有很多的“头衔”:湖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湖南欧美同学会理事、湖南政法专修学院校长等。但打上“独特印记”的,还是“湖南十大杰出青年海归人物”。日前,记者来到学校采访,亲身感受了他用坚守与执着,完成由“回国创新创业”情怀到“举办职业教育助力人才强国”责任的蝶变。
“我将担当‘侨海报国、教育兴国’的使命,为办学把好舵、为学生奠好基、为未来探好路,积聚奔向未来的力量。”面对记者,陈强眼神坚定。
为办学把好舵
前面提到的“独特印记”,指的是陈强曾就读于世界知名学府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2009年毕业时,他毅然放弃进入联合国总部工作的机会,怀着一颗炽热的“中国心”,回到了家乡湖南郴州。
“中国心”不是一句空话,陈强一直在寻找方向和突破口。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赋能国策、体现价值,陈强的“职教梦”就此发端。
找对了路,就不怕路远。
2015年底,在风起云涌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陈强辞去郴州市政府公务员职务,赴长沙开启了追梦之旅;2016年,举办湖南政法专修学院;2017年,学院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合作打造全日制技能培训办学项目。
小有成就,就此“躺平”?
不!陈强给自己定下了第一个“十年规划”——创办一所具有侨海特色、国际引领、服务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职业院校,为国家培养创新实用型技术骨干领军人才,为更多学子打造更宽广的成才路径。
在陈强眼里,创业与“躺平”的价值远远不在一个层级。
“强国有我,兴国有我,这让我倍感自豪和荣耀。”他要继续赶路,走向事业的更高处和更深处。
2018年底,长沙市人民政府出台支持南部片区加快建设发展的意见,鼓励绿心地区工业就地转型升级,陈强紧跟大政方针,通过天心区人民政府和天心经开区重点招商引资,于2019年9月在长株潭融城核心——天心经开区,成功创建长沙华中信息科技中等职业学校,助力“天心数谷”的发展。这也是天心经开区绿心工业退出后第一家学校的实体项目。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神州,陈强陷入思考:如何补齐国家公共卫生人才储备不足的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立与现代化疾病防控体系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与使用机制的重要指示,拨开了他心中的迷雾,他对办学定位愈发清晰:瞄准“大数据+人工智能”,辐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同时加快培养国家公共卫生人才。同年7月,学校成功申报护理和康复技术专业。2021年4月,经主管部门批准,学校更名为长沙华中医卫科技中等职业学校。
伴随着学校发展驶入快车道,陈强和他的伙伴们进一步思索办学的灵魂是什么。
“坚持党的领导,以党建带团建,把红色基因刻在学生心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是他们的答案。
采访中,记者深感学校不仅“规定动作”扎实到位,而且“自选动作”也亮点纷呈。
“我们不仅有走出去参观红色基地等传统项目,还有成立德育工作教研组的创新之举。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每个班都开了四十课时,专门学习党史。每个党员对应一个班级,和班主任协同管理。我们开展了‘树立一面旗帜、带动一个班级、管好一个寝室、帮助一个同学’的‘四个一’活动。”学校党支部副书记谢小云如数家珍地告诉记者。
这里要说说市教育局派驻的党建指导员蒋向军。
蒋向军担任过长沙汽车工业学校党支部书记,是闻名遐迩的班主任工作专家。“与学校同发展,与学生共成长”是她的口头禅。她耐心指导学校党建工作,包括党建活动室的建设、党员发展程序的规范等。在疫情防控期间,她坚持和普通老师一起驻点。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蒋指导员利用周末对老师进行培训,讲如何做好中职班主任,包括如何管理班级,如何建设班级文化,甚至细化到如何组织晚上的新闻述评,如何进行班级量化考核,如何转化后进学生,如何激发学困生提高专业学习的兴趣。”满满的干货,让致公班班主任刘艳芬直呼过瘾。她还“得意”地说,自己还听过全国最美中职班主任——长沙财经学校王朝霞老师的讲座。
师德师风建设,让学校风清气正。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彰显,优秀青年向党组织积极靠拢,今年还发展了四名新党员。
行得正,才能走得远。
陈强有着一颗滚烫的报国心。
他向记者介绍,自己创办的两所学校,湖南政法专修学院和华中医科学校,最终要办成非营利性的,实现公益性发展。他说,自己办学本来就是为国家做贡献的,哪怕交给国家都心甘情愿,“教育报国,没有背着炸药包往前冲的精神,是不可能办好的”。
陈强还被誉为“公益达人”,真金白银见证了他的爱心。
自2016年起,陈强就以不同形式资助贫困学生。2019年,他作为脱贫攻坚典型代表,在致公党中央助力脱贫攻坚公益慈善培训班等多个场合发言,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的亲切接见。
2020年9月,中共中央委员、中国侨联党组书记万立骏来湘调研湖南省侨界助力脱贫攻坚事业,陈强作为省侨界脱贫攻坚代表人物参加会议,并以海归代表汇报发言,得到了万立骏主席的亲切接见和鼓励。
2020年,陈强和致公党长沙市委共同捐款20万元,用于湖南省温暖工程基金会创建“致公·华中信科班”,资助50名贫困学子就读,并通过湖南中华职业教育社和湖南省温暖工程基金会给予每生每年2000元的补助。2021年,他以他创办的湖南中强教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强公司)的名义再次捐款20万元,创建“致公·华中医科班”,继续资助50名贫困学子就读。2021年底,中强公司向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注入爱心款项20万元,成立中强教育公益基金,爱心助学照亮更多贫困学子的求学路。学校自开办以来,捐助善款和减免学费累计200余万元。
“乡村振兴作为脱贫攻坚战的‘后半场’,需要更多的技术工人和技能人才。同时,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就必须在教育扶贫上下足‘绣花’功夫。我的目的是帮助更多农村学子演绎出‘技能改变人生,技能成就梦想’的精彩故事。”陈强道出他的初衷。
“没见陈强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好几个老师对记者说。
“作为80后,怎么会没有爱好?我喜欢弹吉他、越野、交朋友、写作。但我开启的是每日15小时的工作模式,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态。回想起在国外读书的日子,茶叶水加白糖喝过,悬梁刺股也干过。想一想就知道,学校从2名员工发展到现在200多人,骨干员工逐一谈心都要花费多少精力。是的,我没有太多的物质追求,皮鞋都穿两年了,皮带就用一两百元一条的。”陈强说,每一个不曾奋斗的日子都是亵渎人生。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学生,只要能坚持,每个人都是可以成功的。
以高尚唤醒高尚,以生命润泽生命。作为华中医科学校这所航船的“舵手”,陈强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引领着大家奋力前行。这些年,几乎没有老师主动辞职,每个人都把学校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华中医科学校成了一匹“黑马”,收获了无数的荣誉,被期许为民办学校的“领军者”和职业学校的“佼佼者”。
“身上的一个个荣誉,更是一份份责任。”陈强说。
为学生奠好基
谈及生源,陈强调侃道,这里一度是很多人的“第五种选择”——初中毕业后,在优质公办高中、普通高中、公办中职、民办高中之外的无奈之选。
即便有些许自嘲的意味,但陈强深知,立德树人,为学生一生奠基,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人成才,民办中职学校同样肩负着神圣的育人使命。
因此,良心、爱心、责任和励志教育在学校成为育人的指导思想。那些留学海外时“挑灯夜战”的成长记忆,让陈强更加深刻地明白“有志者事竟成”的古训。于是,建校之初,学校便确立了“厚德图强,精业报国”的校训。
所谓厚德图强,就是要厚植华夏情怀,让从学校走出去的每一名学生都心怀家国梦想。
思政教师刘艳芬说,陈强喜欢跟老师们讲红色革命史,红军长征历经艰险后的浴火重生、毛岸英为国捐躯时的英勇无畏,都是他平日里娓娓道来的话题。耳濡目染之下,她也将这种文化传承融入自己的思政课里,鼓励学生讲述党员小故事、制作红色手抄报、每月学唱一首红歌……
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2005班学生李海燕说,作为班上的文艺委员,她自告奋勇担任元旦晚会情景剧《抗日》的导演,从组织演员到剧本编排再到剧目排演,小伙伴们不叫苦、不怕累,为班级荣誉而战,更为传承文化而演……
类似这样的红色文化熏陶,在华中医科学校并不鲜见,一点一滴都是厚植华夏情怀的努力与作为。
一方面是思想品德的铸造,为学生绘就人生底色;另一方面,则是专业技术的精进,为学生筑牢行走世界的根基。
精业报国,业何以精?
“专家治校、名师治学,用他们的高尚师德和渊博学识去影响学生。”这是陈强给出的答案。
众所周知,名师专家团队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陈强多方奔走,遍求名师,为学校搭好了“台”。
而这台“戏”如何唱,则更多地交给了名师专家团队。
任小红,原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人文护理系主任,便是这名师专家团队中的一员。
退休后来到华中医科学校执教,对任小红而言,源自一份特别的情怀。自18岁初入护理行业起,她就踏上了一条自我成长的升级之路——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直至成为湘雅护理学院的知名教授。从某种意义上说,护理专业成就了她的精彩人生。
然而,一路走来,任小红没有忘记最初那个无缘大学梦的自己。
看着眼前这样一群涉世未深的孩子,任小红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她想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告诉他们,即便没有看似“高大上”的人生起点,但只要不抛弃、不放弃,同样可以拥有精彩的人生。
初来学校之时,护理专业与康复技术专业才刚刚起步。课程设置、师资培养、实训室建设……万丈高楼平地起,任小红将以往从事医药卫生教育的“家底”搬了出来,逐一搭建起适合学生专业发展的平台。
就拿课程建设来说。
护理专业在公共基础课之外,还依据课程建设的需要,开设专业技能课程,涵盖护理学基础、病理学基础、儿科护理、急救护理技术、健康评估等18门专业核心课及遗传与优生、营养与膳食指导、护理伦理学等6门专业选修课。如此一来,既有专业核心课程奠定专业发展根基,又有围绕学生自身兴趣发展而设置的“自选动作”,以课程为平台,专业技术的精进从理想照进现实。
“中职学生并不等于技术工匠,他们同样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内涵。”在开课的过程中,任小红尤其注重将专业知识与人文理念相融合。
例如,护士帽的穿戴有一定之规——前不过额、后不过肩、侧不过耳,并非随意为之;下蹲捡拾物品时,要腰背挺直微向前倾,重心落于两脚之间;口罩的叠放也颇有讲究,要先横向对折,再竖向对折,最后将耳绳缠绕于口罩主体之上;护理病人时,冬天天寒,要事先将听诊器焐热……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随处体现着严谨与温情。任小红想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学生,小到着装礼仪的细节之处,大到对病人的关怀体恤,都离不开“人文”二字。教师就是镜子,在平等、爱护的教育中,学生潜移默化。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继任小红倾情加盟之后,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原主任徐刚强、湘南学院护理学院原院长黄红玉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汤春玲等一大批行业精英、资深专家纷纷加入华中医科学校这个大家庭,成为学校专业建设的中坚力量,为中职学生的成长助力。
“要给别人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这是徐刚强对自己的要求,而且他说,自己的这桶“水”,要常换常新。
虽然早已是信息系统工程领域的行家里手,此前担任过外资企业高管、软件公司总经理,还在职业教育领域摸爬滚打了19年,但徐刚强在专业的精进上从未有过丝毫怠慢:坚守课堂教学一线;将IT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就业前景实时分享给学生;主动挑起指导学生参加黄炎培创新创业大赛的重担,为参赛团队出谋划策……他身体力行诠释着工匠精神的真谛,更在教与学的日常点滴中做学生身边的榜样。
一切的一切,旨在为学生的成长铺就一条康庄大道。
春华秋实,耕耘自有收获。2021年,长沙市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德育实践活动篮排球比赛在这里落下帷幕,来自全市39所中职学校的少年工匠逐鹿赛场,健体育心。这是长沙市教育局首次将“文明风采”德育实践活动体育赛事安排在民办职业学校举行。
同样在这一年,长株潭中职学校护理技能竞赛传来喜讯,华中医科学校7名护理专业学生参赛,他们出色地完成了单人心肺复苏、静脉输液、踝关节包扎法等竞赛项目,最终以一等奖6名、二等奖8名和三等奖7名的成绩,在长株潭地区医卫中职学校中位列第二,成为名副其实的“黑马”。
在迎接新一年到来的元旦晚会上,礼仪走秀《风采》、深情的演唱《父亲写的散文诗》和《稻香》、深具医卫特色的《护理操》、情景剧《平凡天使创造生命奇迹》、展现抗疫精神的现代舞蹈《重生》等节目夺人眼球,全体师生在这样一场艺术盛宴中迎接新年的曙光。
……
还有太多的精彩来不及一一呈现,还有太多的故事来不及一一讲述,在华中医科学校这个助力学生成长的“大本营”里,每一刻都有生命拔节的声音,每一名学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为未来探好路
这是一个正在创造奇迹的团队。
短短两年时间,如所有华中医科人期待着的,学校进入发展快车道。在民办职业教育这条路上,陈强和他的伙伴们正一步一个脚印,搭建着通往“星空”的阶梯。
“我的规划是,5年办职业学院,10年升职教本科。”谈及“远方”,陈强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
“创业者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才能将梦想变成现实。”如陈强所说,他是一个实干家,也是一个会做梦、敢造梦、勇追梦的梦想者。
正是如此,他清楚地知道,要让梦想照亮现实,进而成为现实,一方面需要立足当下,另外一面则应该思考如何着眼未来,带领学校融合创新发展。
“必须对接未来需求。”或许是一起共事的默契,任小红对于学校医卫类专业的发展有着和陈强同样清晰的规划,“这意味着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也得面向未来、创新和发展。”
康复技术专业的成功设立正是在她的规划之内。
“据我了解,目前省内开设康复技术专业的医卫类中职院校并不多。”作为医卫专业的“领头羊”,任小红认为,当前我国康复人才供给尚未满足康复医学需求,甚至可以说康复技术专业人员缺口很大,对于学校康复学科的发展和康复人才培养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机遇。
如今,学校确立了“以行业需求为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根本,以服务社区为特色”的康复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设置了职业生涯规划、计算机应用基础、医用化学基础等11门公共基础课;解剖学基础、中医学基础等13门专业基础课程;运动治疗、言语治疗、康复评定、常见疾病康复、中国传统康复疗法等10门专业核心课。无论是开课门类,还是数量,均走在同类学校前列。
“除了护理和康复技术,我们已准备将触角延伸至中医、中药、药剂等专业。”任小红始终认为,只有将专业做精做强,才能培养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
做精做强,自然离不开满足未来需求的现代化设施设备。在华中医科学校,医卫专业教师可以把课堂搬进“病房”。
“学校投入1000余万元,打造校内实训场地,包括解剖学实训室、标本陈列室等医学基础实验实训基地,模拟手术室、健康评估等护理实验实训基地,运动治疗、中医康复等康复实验实训基地。”陈强说,学生可以在这种1∶1模拟病房里,借助仿真人体模型进行各式各样的临床操作。
如何融合创新,新一代教师也有自己的思考。
夏铭,2021年从软件工程师转变为华中医科学校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教师,身份的转变也给他未来的工作带来全新思考。有过亲历医疗软件项目开发流程的经验,下一步,他想与团队一起,借助学校两大特色专业,探索“互联网+护理”学科交叉教学,并计划引入一整套操作流程,在学生正式踏入工作岗位前教授他们使用专业医疗电子系统,让学生更具竞争力,也让学科发展更有特色。
今年是冯庆从事护理教学的第三个年头,但年纪轻轻的他已是学校护理班班主任。他的课堂丢掉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用漫画模拟图展示器官结构,一套“老冯的口诀”在风趣幽默中让学生牢记知识点,所带学生护士资格证考试通过率100%。
实现产教融合,也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
2020年11月,2020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暨展览会在青岛举行,华中医科学校作为湖南民办职业院校展团之一参加了此次展览会。“其实,因疫情反复,这次大会延期了2次,不少人因此放弃参展机会。”让陈强坚持带队参加的理由,不仅是能与国内外职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共同分享世界范围内职业技术教育的趋势、实践与经验,更为重要的是,借用这次“产教融合背景下的职业技术教育与新基建人才培养”主题充分展示学校特色,深化产教融合。
虽然大会早已画上完美的句号,但参展期间考察青岛海尔之行,却是一年后缘分的开始。“双方将共同建设产教融合基地。这也是青岛海尔第一次与中职院校合作。”徐刚强介绍,青岛海尔还会将其湖南区域的技术支持中心、人才培训中心、售后服务中心和创新体验中心引入到产教融合基地。
2021年12月,海尔人工智能物联网产教融合基地暨海尔产业学院落户华中医科学校。陈强觉得,这是一件大喜事,也算是一次特别的缘分,华中医科学校成为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首次签约开展深度校企合作的民办中职学校。
也是这个月,学校迎来第二件大喜事:与湖南联通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共建人工智能物联网、软件大数据产教融合基地、开设联通“订单班”、依托学校建设联通及下属产业链公司人才储备、职工培养基地等方面达成一致。长沙市委一级巡视员、长沙市大数据产业链链长谭小平,省联通公司副总经理吴华,省教育厅职成处处长崔书芳和天心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曾红鹰出席签约仪式。
“在传统的职业教育中,学生缺乏相应的实操训练,走向工作岗位后无法学以致用。”徐刚强说,“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关键,实践经历也是学生就业时的‘敲门砖’。正因如此,近年来,学校对接未来,不断升级产教融合基地。”
一路向前,激发陈强创新前行的内生动力,是社会各界的肯定与支持——
2020年8月20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时任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现任重庆市市长胡衡华莅临学校调研指导,作为湖南省海归创新创业楷模,陈强将学校创建历程和办学特色向胡衡华作了详细汇报,并得到充分肯定和鼓励。这对全体教职员工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市委书记在学校开学迎新第一天来调研,老师们激动不已,也为学校发展点亮了希望之火。
2020年,陈强作为归国留学人员代表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白玛赤林来湘调研侨务法治工作座谈会上发言,为职业教育发声。
关于未来的探索,陈强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团队的智慧却是无限的。2021年12月18日,华中医科学校迎来一群特别的客人。这是由中南大学商学院2013级博士研究生组成的博士团,共20余人。他们是陈强的博士生同学,也是各自领域的“发光者”。其中,有中国联通湖南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谭明,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晖,省发改委长江经济带和洞庭湖发展处处长陈江平,中南大学纪委副书记刘奇伟,中南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丁时杰,等等。“这一次,‘智囊团’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未来,相信他们也将为学校发展提供巨大能量。”陈强憧憬着。
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以实干积聚奔向未来的力量,从而搭建起仰望星空的阶梯。采访接近尾声,陈强告诉记者,学校一定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助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祖国培养更多的技能人才、大国工匠,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校对:徐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