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先声 > 先声观察 > 详情

【先声观察】长沙市芙蓉区:馆校融合走出美育新路径

2022-06-14 19:41:00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湖南教育新闻网报道 记者 吴瑞 通讯员 朱珠

  大美育改革背景下,如何让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地接受美育教学,避免“走马观花”的学习方式和“过目即忘”的学习效果?长沙市芙蓉区牵手湖南省博物馆,历时14年,构建美育新范式,走出美育新路径。

微信图片_20220616194242.jpg

  6月10日,长株潭·新疆两地馆校美育课程推广研讨交流活动举行,省教育厅、省教科院、省博物馆等单位相关领导和专家,芙蓉区教育局负责人及长株潭中小学师生代表等共300余人参加,就“馆校融合”“学校美育”等交流经验、碰撞思想、凝聚共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馆校合作作为中国博物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工作重要内容之一,逐步成为了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省博物馆教育中心主任李茜子说,“如何创新机制,丰富渠道、拓展内涵,构建课堂教学和户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开放、多元、互动的课程体系?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考。”

  “走在美育教育改革的前列”

  本次活动在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术指导下,由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第一师范现代教育发展学院、芙蓉区教育局联合主办,芙蓉区科普艺体中心和马王堆小学承办。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开展学习,促进博物馆资源与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芙蓉区在这方面起步很早。”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罗加祥在致辞中表示。

  2008年,湖南省博物馆与长沙市芙蓉区教育局携手与以美术学科为突破口,构建馆校美育大课堂,实施“馆校融合”项目学习。同年,芙蓉区3所学校发展为“馆校美育大课堂”试点校,以馆校美育共建推进区域特色项目发展。2012年,试点经验快速推广,馆校美育大课堂在芙蓉区全面普及。2018年,湖南省博物馆与长沙市芙蓉区教育局签订了馆校美育共建新十年合作协议,并发展了馆校美育基地校4所,基地发展校7所。2019年,双方合作研发的“馆校美育课程读本”正式出品。2020年,建立了区域馆校美育特色联盟,经学校申请、区域审批,首批发展了21所联盟校。2021年,发展了29所“馆校美育课程”推广实验校……

  从实验、构建、实践到推广,历时14年,通过理论研讨及实践探索,构建了芙蓉区馆校美育大课堂“一体(馆校美育大课堂)七翼(机制驱动、场馆熏陶、活动铸魂、课程融通、教学创新、评价赋能和校本生发)”人文培育模式,形成了区域美育的新样式。

  “湖南省博物馆与芙蓉教育秉承立德树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目标,创新机制、丰富渠道、拓展内涵,构建开放、多元、互动的 ‘美育大课堂’体系。”湖南省教育厅原党组成员、原副厅长唐亚武曾指出,双方美育合作的深入开展,形成了博物馆、学校、家庭、社会多位一体协调育人范式,走在了美育教育改革的前列。

  “通过‘馆校融合’项目学习,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有效提升,学习领域和方式不断拓展创新;教师人文素养、人文教育和教研能力得到提升。馆校美育大课堂成果获全国、省、市认可并推广。”活动上,长沙市芙蓉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杨红介绍,湖南省博物馆和芙蓉区教育局以“美育大课堂”的方式开启了馆校合作共建之旅。走过十几度春秋,迎来了金黄的拾穗季节。

  馆校美育课程共建案例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第中小学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一等奖,收录入《全国中小学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出版;由长沙市芙蓉区教育局艺体中心和湖南省博物馆联合申报《指向人文素养培育的区域“馆校美育大课堂”探索》项目,荣获第五届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楚风美韵”艺术坊获全国艺术实践坊二等奖,《汉风美韵》校本课程获湖南省中小学优秀校本课程评比一等奖……

  “馆校融合大惠芙蓉教育”

  美育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美育教育既要教会学生欣赏美、发现美,也要教给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阵地,博物馆教育是教育的新门类,学校美育课程与博物馆教育需要如何深度融通,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与多样化成长的需要?

  芙蓉区教育系统着眼于学生发展,根植学校特色和学生需求,各校从博物馆资源应用、艺术传承、文化溯源、信息化共享等多角度开展馆校协同育人研究。

  “作为芙蓉区‘西汉文化传承’特色学校,马王堆小学以厚重的汉文化为立足点,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引领全体师生培根铸魂。”马王堆小学校长李群英向记者介绍,学校以馆校美育共建课程漆器、帛书、重彩画等为主打项目,历经十余年架构完整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千里马成长训练营”课程体系。

  “在漆器纹饰中了解汉代纹饰的丰富性和特有的构成方式。在马王堆T形帛画中理解汉代绘画中的线造型和意向表达方法。”在湘一芙蓉第二中学办公室主任宋占玲看来,学校美育能顺势而起得益于地处马王堆的地域优势。湘一芙蓉第二中学深挖历史和传统文化资源,馆校合作更多运用博物馆资源,创建学校美育特色课程,楚汉文化已成为学校的特色发展的文化根基。

  此外,还有“少年军校”浏正街小学整合博物馆教育资源实施红色教育研究;智慧校园实验校大同古汉城开展馆校美育大课堂信息化联通实践研究……芙蓉区教育局在全面普及和运用《馆校美育课程》的基础上,深挖美育课程内涵,着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输出优质资源和经验,使优秀的美育资源植根于学生心中,引导青少年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把美渗入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博物馆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有效助力了学生美育的全面发展,赋予学生认识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全面能力素养。一直以来,湖南省博物馆发挥自身优势,将开放的展示空间、丰富的馆藏资源以及生动的美育教学融于“馆校美育共建”的活动中,全力推进博物馆美育工作,使之成为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常态化学习方式。

  展览导赏、艺术坊、课堂连线、学生作品展、流动博物馆、社会实践、网络课堂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成就了“与大师对画”“传统文化之旅”“艺术大篷车进校园”“民俗节日”“世界视角”等一批精品,让文物之美融入了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让孩子们怀揣敬畏之心,与历史对话,对智慧敬礼,向文明鞠躬,点亮孩子们的美好心灵,可谓大惠于芙蓉学子,大惠于芙蓉教育。

  “以美连接历史和未来”

  “五育并举”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美育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那么,新时代,如何更好地理解美育?芙蓉区将如何扎实推进学校美育工作?

  罗加祥表示,新时代教育人必须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抓住重大机遇,开创教育新局面。芙蓉区将积极落实“双减”政策,继续推动“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美育工作理念在各中小学校向实向细。

  一方面,学校美育工作要做到“三个坚持”:坚持将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坚持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缩小校际差距,让所有在校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整体推进区域学校美育发展;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加强各学科有机融合,整合美育资源,强化实践体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形成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学校美育新格局。

  另一方,芙蓉教育与省博物馆未来的“馆校融合”,不能局限于一个领域的深耕,还要积极开发博物馆系列活动课程,结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充分挖掘博物馆资源,研究开发自然类、历史类、科技类、人文类等系列活动课程。

  新时代下的美育,对“美无处不在”的理解日臻丰盈和深刻,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与学校结为同心伙伴,正以其开放性、多元性和互动性,共同参与构建更广阔、更新颖、更和谐、更美好的美育“大课堂”。

  记者了解到,作为汉风文化进校园示范项目的牵头单位,湖南省博物馆牵手了国内6家具有独特汉风资源的博物馆,打通了博物馆文物资源跨区域利用的新通道,有利于各学校利用湖南省博物馆的项目及成果,对汉风文化进一步探索与发掘。

  李茜子说,“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通过文化进校园示范项目,能够成为撬动馆校合作的一个新着力点,成为点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新热点。”

  “引领学生走进耀眼的艺术和教育之域,从而塑造他们美好的心灵,让他们成为高素养的人。”正如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研制(修订)组组长尹少淳所说,湖南省博物馆与芙蓉区教育局携手开展的馆校美育,必然是新时代芙蓉学子乃至长沙学子幸福成长中的注脚。

热稿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