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学前教育 > 课程故事 > 详情

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2022-05-23 14:16:30 来源:

小班幼儿入园一周后的某个中午,主班老师组织幼儿完成餐前盥洗后,陆续发放午餐。进餐时,一半的孩子坐着发愣,等待老师喂饭;部分孩子有挑食现象;还有部分孩子饮食与卫生习惯不好,饭菜掉得到处都是。其间,保育老师多次提醒幼儿注意保持桌面整洁,但任由老师喊破嗓子也无济于事。幼儿用餐结束后,桌面上到处是饭粒、菜汤和骨头,地上也一片狼藉。

小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过渡到社会生活的转折点,这一时期也是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关键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三四岁幼儿应养成“不偏食、挑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愿意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等进餐习惯。好习惯终身受益。那么幼师应该如何有效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呢?

一、家校合作,初步认识

老师针对幼儿进餐情况设计了用餐习惯调查表,要求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幼儿经常需要喂食,并且严重挑食;一部分幼儿边吃边玩,边吃边看手机、电视;个别幼儿餐前不洗手,或需要家长提醒洗手;很少有幼儿主动帮助家长发放或收拾碗筷。

【分析】新入园的小班幼儿刚适应新的集体生活,未养成良好的进餐意识和习惯,自然对进餐的常规动作不了解。幼儿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老师和家长通力配合。小班幼儿年龄尚小、不善表达,与爸爸妈妈共同完成调查问题,不但让幼儿对良好进餐习惯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能够激发幼儿自我表达的热情,提升学习的自主性。

二、师生共探,制定规则

针对进餐细则,老师跟幼儿开展了一次谈话活动。

老师:小朋友们,我们在进餐的时候要遵守哪些礼仪呢?

幼儿1:我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

幼儿2:吃饭的时候要安静,不能说话。

幼儿3:要保持桌面、地面干净,掉的饭粒要丢到残渣盘里。

幼儿4:吃完饭要洗脸漱口。

幼儿5:饭菜要自己动手吃,不要老师喂。

幼儿6:要把饭吃完,不能挑食浪费。

幼儿7:吃了饭,要把碗筷送回去。

根据交流的内容,老师制定了符合小班年龄特点的进餐细则,主班、配班老师有分工、有合作,确保幼儿进餐环节井然有序。

【分析】通过交流,幼儿对进餐卫生常识、礼仪具备了基本的认识,比如,知道餐前便后要洗手,搬椅子动作要轻,打喷嚏要用纸巾捂住口鼻等。通过营造轻松、自由的表达氛围,幼儿想说、敢说、愿意说,在对话中明晰用餐规则。

三、创设环境,耐心引导

1.故事导入,情感迁移

针对幼儿挑食现象,老师可以在幼儿百听不厌的童话故事中寻找素材,挖掘幼儿特别喜爱的动物原型,并利用“爱屋及乌”的心理,让幼儿尝试了解各种小动物爱吃的食物,从而消除孩子对某些食物的抵触心理。以故事《小兔乖乖》为例。

老师:兔妈妈采回了萝卜和蘑菇,小兔们都爱吃。吃了萝卜和蘑菇,就会变聪明,能够战胜大灰狼,你们想不想尝尝?

幼儿:想!

老师讲述童话故事的同时,可以穿插介绍故事中动物原型爱吃的食物,从而激发幼儿尝一尝的欲望。等到幼儿园下次吃类似菜品时,老师再介绍相关的动物形象,激发幼儿的食欲。

【分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小班幼儿对新事物保有高度的热情,但这种热情也难以长久保持。幼儿的年龄越小,越需要老师以游戏的形式、新鲜的方式激发兴趣。“餐前小故事”讲述、“进餐大比拼”竞赛、“进餐小能手”评比等都是教师可以尝试的激发幼儿食欲的好方法。

2.餐前诱导,调动情绪

饭菜分发完毕,有些菜幼儿不喜欢吃,老师可以使用夸张的动作和语言表现出对饭菜的喜爱,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比如,幼儿不喜欢吃土豆丝,老师可以这样做——

老师1(陶醉状,表现出很想吃的样子):哇,土豆丝,我最喜欢吃了,留给我吃吧!

老师2:不行啊,这是给小朋友吃的。瞧,黄黄的土豆丝,小朋友都喜欢吃,是吗?

这样,幼儿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纷纷抢着吃,吃完了还想再加一些。

【分析】小班幼儿处于直觉思维阶段,易受具体事物的直接影响,同时非常喜欢模仿老师。针对这一特点,老师需要强化餐前诱导。餐前诱导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报菜谱、奖贴纸等,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3.树立榜样,持之以恒

由于个体差异,不同幼儿对某种饭菜的好恶经常有所不同。我园有一道“冬瓜炖花甲”的菜,有的孩子大快朵颐,有的孩子则不愿动筷。这时,老师可以树立榜样,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

老师:这是大海里的动物,可有营养了,你今天吃了这么多,一定会越长越高,越来越聪明。

幼儿1:老师,你看我也吃的。

幼儿2:老师,我也聪明。

小班幼儿模仿意识较强,对别人的意见和反应很敏感,加之幼儿都想长大,想变聪明,想得到表扬,抓住幼儿“爱表扬”“好表现”的心理,树立进餐榜样,并给予幼儿一些言语、物质和行动的奖励,能使幼儿在同伴的刺激下积极用餐。

四、反思建议

良好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的形成一般需要经历从不自觉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幼儿从听老师讲方法到自己实践,也许第一次、第二次还需要老师提醒、协助,但慢慢就能独立完成,渐渐养成习惯。因此,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要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1.正面教育,奖惩结合

对在进餐中取得进步的幼儿,老师要及时给予正面教育。比如,以前吃得慢的孩子今天在规定时间内吃完了,老师可以在全班通报表扬。屡教不改的孩子,老师也可以给予一定的惩罚,如延迟餐后的自由活动,取消一次值日生资格等,促使其改掉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2.因材施教,公平对待

每位孩子的饭量、习惯都不一样,老师要细致观察,提醒保育老师根据幼儿平均进食量分发饭菜,后续再根据幼儿进餐情况酌情添加,减轻胃口差、饭量小的幼儿的用餐心理压力。

3.情感教育,加强认知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就要注重幼儿的情感教育,老师可以带领幼儿参观厨房,观看农民劳作的场景,让幼儿意识到食物来之不易,从小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并非一日之功,老师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教育契机,创造条件转变幼儿的进餐观念,助力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热稿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