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报道 通讯员 李磊
“孩子眼中活泼乐观的知心大姐姐,家长眼中德才兼备的好老师,同事眼中刻苦创新的好姐妹……”说起对沈丹的评价,称赞的话语大家几乎是脱口而出。
初见沈丹时,她正在宿舍教孩子们叠被子,“叠被子就和玩折纸一样,要找准对称边,然后沿中间对折,再翻折两次,就成了一个松软的‘小面包’”。在沈丹的指导下,孩子们也能有模有样的把自己的床铺整理好,把被子叠得方方正正。听到笔者的到来,一向在讲台上口齿流利的沈丹,显得有些拘谨。
“我们班的孩子大多数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通过叠被子,既增强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又拉近了我和孩子们的距离。”沈丹说。
不忘初心 坚守教师梦
从教12年来,沈丹用真情和汗水演绎着自己的精彩人生,凭借深厚丰富的学识基础、创新求真的教学风格和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感动并带动着身边的莘莘学子,共同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
时间回溯到2010年,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毕业后,沈丹主动要求分配到乡镇学校,成为了药菇山麓下文白中学的一名教师。
“山区非常缺老师,尤其是数学老师,当时我除了担任七年级班主任外,还要承担七年级数学教学和小学毕业班教学任务。”回忆起刚成为一名教师的情境,沈丹仍历历在目、感触良多。
“当老师是我从小的梦想。”谈起为什么要从事教师这个行业,沈丹告诉笔者,“其实我做教师是受我爷爷的影响,我爷爷是一名乡村教师,爷爷20年的教师生涯,给了我非常多的鼓舞和力量。”
在沈丹年幼的记忆中,爷爷就被她贴上了“不称职”“闲不住”的标签。爷爷退休前,她总跟着爷爷去学校,趴上窗台上看着爷爷在三尺讲台上手舞足蹈,活像个“老顽童”。“爷爷退休后,在家里办起了免费书法班,为左邻右舍无偿‘带孩子’。当时爷爷年事已高,身体不好,面对家人的反对声音总是我行我素。”而爷爷对于沈丹的照顾只有这个书法班。闲暇时,爷爷常抚摸着她的头,慈爱地说:“孩子,知识才能改变命运,爷爷希望你长大后,也能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在似懂非懂的年纪里,“长大后就当教师”的话语,悄悄在她心田扎下深根,默默地,生根发芽。或许是受爷爷的熏陶,长大后,她毅然选择了教师行业。
“做个问心无愧的好老师。”这是爷爷临终前颤颤抖抖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沈丹认识到“当好教师”是对爷爷教育梦想的传承。
“参加工作后,当我第一次听到孩子们稚嫩的叫着‘老师好’,我开始理解爷爷一辈子的坚守。我也要把这种精神力量传递给我的学生,带给他们力量,给予他们惊喜。”沈丹说。
用爱浇灌 筑牢教师梦
当好教师并非易事,在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之余,沈丹碰到了“难题”。
“文白地处偏僻,大多数学生家长常年在外打工,把孩子留给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十分缺乏关爱。”沈丹介绍说,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成了她这个教育新手的挑战。
黄同学家住文白中和村,在班上属于“大哥大”。一天上课,沈丹迟迟没有看到黄同学来学校,家中电话也打不通。放学后,由于牵挂着黄同学,沈丹便赶往他家。
在了解黄同学的家庭情况后,沈丹随即掏出身上仅有的500元塞给了黄同学的奶奶,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讲述“上学的重要性”,直到奶奶勉强答应继续送孙子上学。
回校后,沈丹为黄同学申请了助学金,并时常关心他的思想和生活动态。黄同学也一改“厌学”常态,顺利考上高中。
几天后,黄同学在沈丹办公桌留下了一张纸条,上面写道:“沈老师,读书的感觉真好,当您第一次出现在我家的时候,我当时不知是惊吓,还是感激,总是忍不住热泪,说不出话来。但我知道,只有发奋读书,才能报答您对我的教育和挽留。”
“教育需要爱这个载体,用爱的心走进学生,和学生交朋友,才能真的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回顾10年来的班主任生涯,除了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外,沈丹把更多的关注点都放在贫困生、后进生和留守儿童身上,给予他们尽可能多的关心关怀,为他们撑起了一片温暖的晴空。
彭同学父母离异,靠六十多岁的外婆拾荒养活她,沈丹了解这些情况后,主动找学校说明情况,为她减免学费和申请助学金,解决了孩子学习和生活费用难题。
有一次,李同学与母亲闹矛盾后离家出走,其父亲在外打工,间接性精神失常的母亲惊慌失措地哭着打电话给沈丹。沈丹顾不上全身的疲惫,随即发动家人及朋友,忙活了大半夜,终于第二天在城郊找到了李同学。当沈丹欣慰地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家后发现,袜子和脚后跟被血粘在了一起,脱也脱不下,一扯就是钻心的疼痛。就是拖着这样的一双脚,她又连续上门做了李同学几天的思想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沈丹让一个有严重思想问题的学生豁然开朗,让一个绝望的母亲重新燃起希望。像这种“爱”的教育事例数不胜数。
传承榜样 共圆教师梦
“爷爷热爱教育事业,把一生都无私地奉献给了教育事业,有时还经常被奶奶责怪。”沈丹说,记得有一年暑假,爷爷照例开了书法班,由于都是免费,爷爷用自己的退休工资购买了大量笔墨纸砚,无偿给暑期班的学生使用,一度让家人很是不理解,奶奶更是为了这事跟爷爷闹别扭,说爷爷“老糊涂”了。但是,因为对教育的热爱,爷爷一直坚持着,无怨无悔。
正是受爷爷的影响,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可亲可敬成为了沈丹在教师岗位上的“座右铭”,成为了学校的一名“好老师”,但在儿子心里她是“铁石心肠”的母亲;在医生眼中她是“罔顾亲情”的女儿,在丈夫口中她是“公而忘私”的妻子,“不负责任”“不孝敬”等标签贴满全身。
2015年,因工作原因调入临湘市第五完全小学的沈丹,刚做完剖腹产手术一个月,得知学校六年级缺数学教师。她不顾家人劝阻和担忧,放弃本该属于自己的法定产假,拖着未完全恢复的身子,毅然去学校担起教学任务。
2016年,年仅一岁大的儿子高烧不退,辗转岳阳、长沙等各大医院,她却因两肩挑负着班主任的重担,无暇顾及幼儿。
2021年,沈丹的父亲检查出患有严重的心脏病,需要住院治疗,而她每天放学后急忙赶到医院,和父母寒暄几句,又急忙赶回去工作。
她年幼的孩子总是不解地问:“妈妈,你们校长为什么给你留那么多作业?”沈丹总是笑眯眯地说:“那是学校对妈妈的信任。”
的确,她把大量的休息时间都用在了学生和工作上。尽管她不是一位合格的女儿,不是一位合格的妈妈,但她是一位合格的老师。
“传承是为了更好的延续。爷爷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为人师表的光荣感和自豪感,而我,愿用我终身的努力,去创造职业生命的崇高价值。”沈丹坚定的说道。
多年的教育工作,让沈丹成为了一名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教育教学成绩斐然。多次荣获岳阳市和临湘市“优秀教师”;优质课、论文、教案等多次获各级奖项。她时常告诫自己:“作为教师,只有当你深深地爱上你所从事的事业时,当你把它视为一种刻骨铭心的幸福体验时,你才会发现教育是何等美丽。为了这份美丽,我不但不后悔,还坚定不移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