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 记者 余杏
近日,有网友在地铁上拍下了一幕:身着校服的学生席地而坐,将习题册放在长椅上,心无旁骛地写着。“你的努力不会辜负你的未来,加油喔!”“哎,学习好的习惯好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视频发出后,收到很多网友的点赞,大家纷纷转发,有媒体也进行了相关报道。
这个孩子确实值得我们竖起大拇指点赞,因为其好学,在地铁上仍念念不忘学习;因为其自律,在空闲时仍能见缝插针合理安排时间;因为其努力,不管在哪都不停下向梦想奔跑的步伐……这样“正能量”的孩子让大众看到了好少年的“闪光”模样。
这些“闪光”少年也值得我们一起守护。若在地铁上遇到写作业的孩子,我们应该看在眼里,放在心里,在行动上为他们助力,比如往旁边挪一点,腾出适度空间;声音低一点,创造安静环境;脚步慢一点,别让他们的思路“断线”。
但是,从内心深处出发,我们还是希望在地铁上写作业的孩子能少一些。
因为地铁上并不是个写作业的合适场所,它颠簸,地铁的减速以及启动的加速都会让人晃动;它拥挤,尤其是上下班及上下学高峰期,车厢空间被严重挤占;它嘈杂,孩子们的思路很容易被打断,更不用说静下来做题。同时,受条件限制,孩子们只能或趴着,或跪着,或将作业放于腿上写,这些不正确的姿势,会给孩子的身体和眼睛带来隐患,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因此,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相关部门,我们的家长,在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同时,也更应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尽量为其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场所。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孩子在地铁上写作业这一现象的背后,我们不妨揣测,是不是孩子作业过多,负担过重。
近年来,为给孩子“减负”,将孩子们从作业堆里解放出来,国家及相关部门接连印发文件进行了部署。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还印发了重磅文件,明确要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国家一直在下大气力为孩子们减负,那为什么还会出现“在地铁上写作业”的现象呢?除了孩子的主观因素,是不是还有一些客观原因呢?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深思,是不是孩子作业的量过多,或是作业结构不合理,抑或是学生“吃不饱”自己“加餐”?我们应从问题出发,找到原因,调整方法,真正让孩子减负。
透过“在地铁上写作业”这一现象,我们更应该看到,我们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也需要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双减”政策发布后,整个社会都在关注,人们怀着热切期盼的心理,希望政策能够切实落地,真正让教育回归本源,真正让教育焦虑得到根本上缓解,构建起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孩子全面健康成长。
经过各方的努力,2021年秋季学期学校落实“双减”工作成效明显。据统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由“双减”前的46%提高到90%,超七成的家长表示教育焦虑有大幅缓解。
大力推动“双减”,并不只是教育部门的事,还是学校的事、老师的事、家长的事,是每一个人的大事。“双减”工作初见明显成效,是大家拧成一股绳,齐心发力的结果。
贯彻落实“双减”也是一个长期、复杂且艰难的过程,需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双减”的大好趋势若要得以延续,还需全社会持续地“劲往一处使”,需要我们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希望大家能将目光多多聚焦那些在户外运动场强健体魄的孩子,有时间俯下身子去嗅一嗅花草芳香的孩子,有空间去天马行空发挥奇思妙想的孩子。
真心希望,愿少些在地铁上写作业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