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报道 记者 余杏
“智慧农业专业涉及农学和计算机等,我都非常感兴趣,希望以后能去农业基地服务。”今年10月,湖南农业大学迎来了首批50位智慧农业专业学生,郴州女孩杨喆就是其中一员。
近年来,智慧农业蓬勃发展,但与之适配的人才却一直有很大缺口。2021年,湖南农业大学在全省首创智慧农业专业,志在为智慧农业培养输送与之适配的复合型人才。那么,智慧农业专业究竟培养具有何种能力的人才呢?10月20日,记者来到湖南农业大学探访。
智慧农业专业新生正在上课
新专业:既有传承又有创新
2021年4月10日,湖南首个无人农场在长沙市望城区正式投运,偌大的稻田内鲜有农人劳作,无人驾驶的旋耕机、抛秧机等有序运作,自动避障、精准抛秧等动作一气呵成;稻田上空盘旋着各式无人机,可通过对稻田“察颜观色”,快速获知水稻生长的营养丰缺情况,根据施肥处方图精准施肥。两百亩的水稻种植,一个人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就可轻松搞定。
这是我国智慧农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发展智慧农业,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为接下来一个时期中国的乡村振兴描绘了新蓝图,对于我国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全面推进数字农业建设、精准农业实践、智慧农业探索,急需大量智慧农业方面的专业人才。传统农业学科结构相对单一,学科交叉融合不够,已逐渐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记者梳理发现,当前高校越来越倾向于将农学专业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装备等专业交叉相融。比如,2021年新增最多的专业为“智慧农业”专业,目前共有14所本科高校新增,包括湖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
据湖南农业大学智慧农业专业系主任阳会兵介绍,该校于2020年申报智慧农业专业并顺利获批,2021年正式招生,目前湖南省仅该校开办了此专业。“湖南农业大学智慧农业专业在农学院开设,学制3~6年,授予农学学士学位。”阳会兵说。
智慧农业专业是一个全新的专业,但这个“新”不是要另起炉灶,更不意味着推倒重来,而是在传承已有农学基础的前提下,加以创新,融合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农业装备等,使农业逐步实现智能化。
湖南农业大学拥有多年的农学积累,在此基础上,如何创新地走出一条智慧农业特色发展之路呢?
“综合考虑到我省的农业生产实际,以及学校优势,我们将智慧农业专业定位在智慧作物,主要是大田作物,如水稻、油菜等。”湖南农业大学教授高志强告诉记者。
智慧农业发展已有多年,在设施农业、园林园艺等方面已较为成熟,但大田作物由于是露天的,受种植地点、天气状况等多重因素影响,其智能化发展较慢,研究空间也较大。
同时,据数据统计,我省水稻种植面积居全国第1位、产量居全国第2位;从2010年到2020年,全省油菜种植面积从1633万亩扩大到1989万亩,2015年以来稳居全国第一。因此,湖南的智慧农业专业主攻大田作物大有可为。
新人才:既懂信息技术又精农业生产
湖南农业大学在我省智慧农业专业建设方面是第一个“吃螃蟹”的,这个专业到底要培养具有什么能力的人才呢?
“智慧农业专业要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学生既要精信息技术,又要精通农业,还要懂农机。”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唐启源说。
面向国家和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战略需求,湖南农业大学智慧农业专业找准自己的方向,培养的学生将既能掌握作物学专业知识、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现代农业信息技术手段,又能将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现代管理知识与农学有机融合。他们将是能胜任现代农业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产业规划、经营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为此,湖南农业大学决定举全校之力办好智慧农业专业。记者注意到,在湖南农业大学首届智慧农业专业新生入学教育暨师生见面会上,学校教务处处长和农学院、信息与智能科学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植物保护学院等四个学院的院长就同时出席,共话智慧农业专业发展之路。
2021年6月份,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正式成立智慧农业系,师资力量非常强大,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
智慧农业专业涉及作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3大学科,其核心课程有现代作物生产学、现代作物育种学、植物保护学、智能农机装备、农作物遥感监测、农业物联网、农业人工智能等。
唐启源所教课程是《现代作物生产学》,该课程是传统的《作物栽培学》“升级”版。“智慧农业专业依然姓‘农’,要学好用好这个专业,学生必须有扎实的农业基础。”为了教好学生,唐启源自学了信息技术学,并将其融入传统作物栽培学中。
“智慧农业在数字农业建设和精准农业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全方位引进人工智能,推进农业朝智能化、自动化发展……”开学后,高志强的线上课程《智慧农业引论》正式上线,学生可以直接在手机上观看,为学生了解这个行业铺下基石。
新挑战:既学理论又重实践
智慧农业专业首届学生将于2025年6月毕业,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智慧农业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较广,如成为现代农业企业、现代农业园区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农村基层干部、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的公职人员、农业科技服务与推广等,也可以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或博士学位研究生,成为智慧农业领域的高端创新人才。这些新人才的“归宿”最后主要还是农业生产。
如何让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能进课堂又能下稻田,这是一大挑战!
面对这一挑战,湖南农业大学采取的是“双轨制”,在学校学理论,到基层去实践。
在智慧农业专业正式招生之前,湖南农业大学在2020年11月份已与上海深兰科技公司联合开办了深兰智慧农业实验班,吸引了2019级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共27名学生,共同探索智慧农业专业人才速成培养模式。该公司是有名的人工智能企业,与湖南农业大学合作共同研究农业人工智能,也是智慧农业专业学生的主要实习基地。
同时,为了筹办智慧农业专业,该校还与中联重科、湖南英盟科技公司、望城全能农机合作社、隆平科技创新中心等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展开了深度的产学研合作,为培养学生准备了充足的资源条件。
“我们对于智慧农业人才有非常大的需求,我们也想在与学校合作的同时,挖掘一些‘好苗子’。”湖南英盟科技公司市场总监王翰炜介绍,未来公司与学校将展开深入合作,比如公司的专家或成为湖南农大的兼职教师,直接给学生上课,加强师生交流等。
我国农林教育大有可为,涉农高校是强农兴农的国之重器,建设智慧农业专业是振兴高等农林教育的重大战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唐文帮教授说:“希望通过四年的产学研合作,一方面把学生培养成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也要把他们培养成‘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应用实践型人才,既能探索科技前沿,也能够脚踏实地地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2020年9月7号,“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央视新闻直播中,寄语年轻人:“我希望更多青年从事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高科技的农业,不是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是机械化、智能化的农业。希望广大知识青年投身农业研究!”
“受袁隆平爷爷的影响,我选择了智慧农业专业,希望能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一丝微薄之力!”湖南农业大学智慧农业专业新生蔡子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