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报道 通讯员 刘芳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仙李白的这句诗,对你们什么启示吗?”“面对人生的挫折,我们要积极、乐观”“积极乐观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努力、奋斗”“我们要有理想,不能躺平做咸鱼”……这番热闹的场景,来自于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杨城的文学课堂。
杨城老师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革新,采用讨论、辩论、表演等多种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数次获得省级、校级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奖项。
丰盈内心,灵魂唤醒灵魂
近20年的教学经验让杨城老师认识到,从小学到高中,阅历与应试教育使得学生们对于“床前明月光”“危楼高百尺”这些诗句的感知是生硬的,是浅维度的,即所谓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没有内化为自身素养。而步入大学的青年们更需要的不是为了考试而学,而是为了丰盈内心,为了将来就业生活打基础而学。因此她的教学理念是,理解古代往哲先贤们“安社稷,济苍生”的爱国情怀,体会他们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学习他们乐观进取的精神。让教育真正做到“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所以讲到先秦文学、诸子百家时,她会教学生如何开阔眼界,告诉他们“当你的世界变大了,遇到的问题也就小了”;讲到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她会联系今天的“一带一路”,探讨古今历史的变迁,感受今日中华之强大,以及作为今日之国人的自豪;讲到唐宋诗人词人时,她会巧妙联系学生的人生阅历一同探讨,人的一生究竟要如何度过,是躺平的,亦或是奋斗的;讲到南宋文学时,她会引导学生理解作家们内心强烈的爱国主义,让他们体会何为“弱国无外交”;讲到明清文学时,她会带领大家走进小说人物形象深处,探究如何做回真实的自我;她还因时而动,结合建党100周年的时间节点,融合时政新闻特点,开发了活页教材……
春风化雨,与专业同行
在充分了解所教对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杨城老师结合“岗课赛证”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团队对整体教学设计进行了重构:每个教学模块的导入均和实践设计与新闻类岗位需求紧密配合,充分考虑学生职业技能的发展诉求,使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融通。
讲先秦散文时,她教学生们如何用字“言简意赅”;讲格律诗的特点时,她会联系央视新闻主播朱广权的播报特点,分析押韵在新闻稿件中的应用;讲到“对仗”这一修辞时,她会结合当下热门的综艺教授学生广告文案创作的技巧……
与时俱进,信息化教学
杨城老师从教的二十年,是中国教学手段信息化巨变的二十年。
从一开始制作简单的PPT ,到现在采用全媒体方式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她一直努力紧跟时代,为自我竖立起终身学习的目标——活到老,学到老。她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努力掌握课程信息化改革的理念,用心参加教研活动,不断总结、反思教学。连续四年在湖南省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得奖项,并多次获得学校“优秀教学质量考核优秀奖”;主持一项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省级课题;主编了一本电子教材。
老师们和学生们都认为,杨城老师的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活学活用,实现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双轮驱动,赋予了新闻专业学生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正确引导舆论的能力。
“一切过往皆是序章,乘风破浪扬帆起航。成绩是属于过去的,未来的我会更加努力。”杨城老师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