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先声 > 先声观察 > 详情

“小”改革?“大”治理

2020-04-08 14:43:58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本网记者 陈文静?阳锡叶 吴秀娟?李茂林?通讯员 黄燕华)整洁的校园里,800余名学生书声琅琅;雅致的少年宫内,音乐、美术、手工制作等功能室应有尽有……走进邵阳市北塔区协鑫阳光小学,这所农村小学的景象已经焕然一新。就在5年前,学校还只有两栋破旧的教学楼,不足80名学生。

  协鑫阳光小学的改变背后,离不开北塔区教育局推进的一系列改革。2019年6月,北塔区委、区政府印发《北塔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19-2021年)》,提出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体制改革等四大具体改革方案。

  让我们一起走进北塔教育,探寻该区“小”改革背后的“大”治理。

 “小教育局”没有了

   53岁的邓卫国是北塔区一名资深校长。在当了两年茶元头中心学校校长之后,他的身份发生了变化——2019年秋季开学,邓卫国成为茶元头中心学校的下属学校之一茶元头中学的党支部书记。这种身份的转换,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降级”。

  邓卫国身份的改变,源于北塔区教育局教育治理体系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撤销中心学校。所谓中心学校,是指由原来的乡镇教育办或联校改制形成的教学管理机构,其组织一般由5人构成,设立正副校长、办公室主任、财会人员、教研员等岗位,主要工作是协助县级教育局管理一个或者几个乡镇的学校事务。

  中心学校有一定的人事权、财权和业务指导职能,管理着不少学校。有些地区中心学校甚至管理着数十所学校,上千教师,数万学生。有人形容,中心学校就是一个“小教育局”。

  “就北塔区来说,在交通和通信不便的时代,中心学校在教育管理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随着城区迅速发展,也逐渐凸显出其弊端。”北塔区教育局局长刘恒忠对辖区内的4个中心学校做过详细调研。他认为,北塔区面积不大,只有10多万人口,17所学校,每所学校半个小时车程均可到达,教育局完全有能力直接管理到每一所学校;与此同时,随着进城学生越来越多,全区消除大班额压力很大,教师编制紧张,中心学校的人员配置却占去不少编制。

  全区目前还缺编80个,但中心学校就占了20个!这个数据给刘恒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些中心学校的老师,管理经验和教学经验都非常丰富,可他们中有很多人并没有在教学一线,太可惜了!”

  2019年暑假,北塔区教育局痛下决心,一口气把全区已经设立近20年的4个中心学校全部撤掉,实行“区直管校”模式。

  变化正在悄悄发生。北塔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李峰华告诉记者,自改革以来,北塔区的教育治理实现了“四个下沉”——管理下沉、编制下沉、师资下沉、经费下沉。

  管理下沉。管理人员减少了,教育局直管所有学校。“原来学校的决策、财务、人事、职称评定等要通过中心学校再上报给局里,耗费的时间往往比较长。”茶元头小学是一所农村完全小学,校长余亮说,现在学校的自主权增加,直接向教育局汇报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同时,教育局的理念、决定和会议精神等不再通过中心学校传达,学校对工作要求吃得更透、更精准,学校与教育局的交流增多后,心里更有底气了。

  编制、师资下沉。20位中心学校人员,有14名充实到教学一线队伍。状元小学是北塔区最大的小学,有学生2400多人,教师编制一直比较紧张,撤销中心学校后,有3名中心学校教师充实到该校。校长肖菊华告诉记者,这3名教师都是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一人任学校党支部书记,一人任语文老师,一人任科学老师,既配强了班子,又充实了队伍,深受学生欢迎。“在很多老师眼中,这3名老师之前是中心学校领导,可现在又重新回到一线和大家并肩作战,这种能上能下的机制也激发了教师的活力。”

  经费下沉。北塔区4个中心学校原来每年至少要拨共计30万元的公用经费,如今,这笔经费直接用到了基层学校。双树小学是一所美丽的村小,目前在校学生90人,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这两年,学校相继改建了操场、围墙,改造了旱厕,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而这笔钱,就是原来中心学校的公用经费。


协鑫阳光小学——孩子们的“课程超市”_副本.jpg

(协鑫阳光小学——孩子们的“课程超市”)

师资“壁垒”没有了

  城乡教育要均衡,关键在师资。

  打破城乡师资交流壁垒,是北塔区教育治理改革的另一项重要内容。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在北塔区,不少农村学校的师资不仅不比城区学校差,反而还好一些。

  村小双树小学有10名教师,其中两名教师在50岁以上,其他都是30岁以下。学校还有1名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音乐、美术、体育等专任老师也配备齐全。

  双树小学总务主任蔡丹浩告诉记者,学校每个教师都熟练地掌握了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常态,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弥补了教育资源上的不足。

  目前,北塔区所有农村学校,包括村小,教师都已配齐配足,每所学校还至少有一名区级骨干教师。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第一步是配足配齐农村学校教师。三年来,全区通过招考一批、引进一批、选调一批等方式补充教师100余人,其中绝大部分补充到了农村学校。区教育局按编制标准核定到校,200人以上城乡小学教师编制标准统一师生比为1∶19,初中统一为1∶13.5,200人以下学校班师比为1∶2,农村学校教师配备在省定师生比(班师比)标准基础上每所学校增加1至2名。全区音、体、美、历、理、化、生、计算机等学科教师基本配齐。

  第二步是全面推行交流轮岗机制。全区每名教师包括校长在内,在同一学校、同一岗位任职满6年的,原则上都要进行交流轮岗。2019年,教师轮岗交流比例达到10%,涉及教师100余人。

  第三步是用制度推动教师下沉。北塔区将小学、初中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经历作为申报中高级职称的必要条件;对长期在农村学校任教的教师,或从城区到农村学校交流任教的教师,在申报职称时予以倾斜;完善城乡校长、教师交流补贴制度,对城区学校交流到农村学校的教师实行工作和交通补助,工作补助标准每月300元,交通补助每月300元,对城乡交流的校长还适当提高补贴标准。

  “在农村学校任教,一是学校条件好了,二是交通方便了,三是待遇好了,四是晋升晋职空间比城区更大,因此,现在很多老师都愿意留在农村。”李峰华说,这一系列的硬核举措,真正打破了城乡师资交流壁垒,实现了无障碍流动。

  但仅仅“流动”是不够的。北塔区还让教师在“流动”中提升了内生力——

  针对年轻教师较多的情况,北塔区推进“卓越教师”国培、省培、市培、区培四级培养计划,建立区域教研、联片教研、校本教研、组本教研的四级教研网络体系。

  实施优秀教师脱产到省内外名校实地考察计划,每年分别从初中、小学选拔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到名校学习。教师5年360学时培训完成率达100%。

  全力实施“名师工程”,积极与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对接,加强优质师资的培养。

  ……

  一大批年轻教师得到迅速成长。仅2019年全区就新增市级骨干教师4名,区级骨干教师5名;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省一等奖2个,市一等奖6个,市二等奖7个。

北塔区枫林小学孩子们的“菜地”_副本.jpg

(北塔区枫林小学孩子们的“菜地”)  


“一锤子买卖”没有了


  在双树小学二楼会议室的墙上,挂着6块奖牌,其中有5块是被称作“安慰奖”的三等奖。这是该校2014年以来所获得的奖励。但2019年秋季开学仅两个月,该校就在区里获得了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

  这样的变化,源于北塔区教育局推行的一项评价机制改革。过去,该区对学校的评价注重结果评价,也就是年底做一次汇报、交一次材料,再根据材料进行考核。而现在注重过程性分类评价,每所学校每月有计划、有总结,同时按学校规模大小分类进行评比,200人以上的学校作为一类,小规模学校作为一类,评比更加公平。

  “以前评价学校‘一锅炖’,学校发展得好不好,就看期末表现怎么样,被大家称为‘一锤子买卖’,这导致一些薄弱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每年都垫底,越垫底越没有信心。现在施行分类评价和过程性评价,让不少农村学校扬眉吐气了。”北塔区教育局副局长肖新良说。

  过程性评价带来的是“更加规范”和“更高效率”。余亮告诉记者,现在区教育局对接学校各部门,每月有计划、有安排、有总结,不仅工作事项清晰、明了,工作情况也一目了然。过程性评价带来的好处,一是学校各项工作,比如师德师风、德育管理、教学常规、活动安排、综治安全、工资保险等都更加规范;二是教育局能对学校给予更多指导,哪些环节是薄弱环节,哪些是学校特色,都得到及时反馈;三是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比如学校外面的路太窄,车子太多,存在安全隐患,教育局立即对接派出所,派出民警维持秩序。“房屋漏水,第一天汇报,第二天就回复要解决。”余亮说。

  分类评价,对小规模学校来说,则更加公平。“在教师人数、学生数、教学条件上,小规模学校还是不能跟大学校比。”有着2000多名学生的状元小学校长肖菊华坦言,放在一起评比,对小规模学校确实不太公平,也容易打击小规模学校的积极性。

  “过去,在教学比武、科技活动、文艺表演、朗诵比赛等活动中,跟大学校比很难有优势,所以小学校也没有积极性。”蔡丹浩说,现在跟同类学校比,学生拿名次的机会变多了,学生也有了积极性,参加活动的兴致很高。如今,学校的鼓号队、合唱队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评价机制的改革给农村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升了全区的教育品质。

  在枫林文华希望小学,操场四周的花坛里种着的,不是花草,而是蔬菜,甚至连树下的泥地也被开垦成了学生的劳动实践基地。原来,学校操场硬化改造工程完工,花坛里便种上了低矮灌木。没承想,这一“按部就班”的举动却给学校管理带来了麻烦——“灌木丛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请人来修枝剪叶,弄一次得花上好几百元,一个学期下来少说也要2000多元。对于办公经费本就不多的乡村小学来说,这实在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再者说,一些带刺的低矮灌木难免会刺伤学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该校校长杨文昕一直寻思着怎样才能让花坛里的植被“旧貌换新颜”。

  “要不把花坛改成菜园?种上些蔬菜瓜果,既消除了灌木刺伤学生的安全隐患,又能够重拾劳动教育,让这些农村孩子体验农耕之乐。” 在北塔区教育局基教股股长葛三明的建议下,学校将花坛里的低矮灌木换成了各种品类的蔬菜种子,还不忘“见缝插针”地打造学生劳动实践基地,操场边、花坛里、甚至连公共厕所边的空地上,都成了孩子们的种植园地,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责任田”。

  枫林文华希望小学的实践很快在全区推广。眼下,利江小学、陈家桥学校、双树小学等学校共开辟劳动基地7个,占地320平方米,学生定期进行蔬菜瓜果的种植管理,1600人次参与其中。

  事实上,北塔区很多学校都因地制宜,找到了学校发展的特色之路。

  在协鑫阳光小学,有一个供孩子们进行自主选择的“课程超市”。口风琴、舞蹈、美术、手工制作、乒乓球……每周二、周四下午,学生可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在美术教室,孩子们的作品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该校校长王春梅告诉记者,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以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居多。学校美术组教学团队依据教师所擅长的领域,设置动漫、趣味彩泥、瓶子画、扎染、泥塑、伞画、石子画等6个课外兴趣小组。

  “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撑,我们就在选材上另辟蹊径,从身边触手可及的物件入手。在这里,布料、石头、瓶子、泥彩等寻常物件在学生的创作过程中来了个‘大变身’——随意丢弃的瓶子变成了精美的花瓶,泥彩捏制出各色人物造型,一块块白布经由扎染,变成精美的围巾、手帕。没有现成的教材,我们就鼓励老师自主创新,不断研发、扩展课程内容;没有现成的师资,我们就招募有兴趣特长的青年教师进行培训,让他们先当‘学生’再做‘老师’。”王春梅说,“别小看这个小小的美术教室,这里不仅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也是我最喜欢的地方,看着孩子们的作品,我找到了当校长的幸福感!”


高撑小学的科技兴趣课——无线电科普知识_副本.jpg

(高撑小学的科技兴趣课——无线电科普知识)

  

记者观察:

党政重教是教育改革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在邵阳市北塔区采访,当问起“区委书记、区长等区委领导来过你们学校吗?”记者总能得到这样的回答:“当然啊,来过不止一次呢!”“对呀,我们学校建停车场的事还是区委书记直接拍板的呢!”“他们不仅自己来,还带着区里各部门的负责人来。”

  这些普通教师、一线校长们的回答让记者感觉到,对北塔区委、区政府来说,“重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始终贯穿于工作中,始终落实在行动上。这也正是北塔区教育改革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这个“第一推动力”是如何推动北塔区教育改革发展的呢?

  首先是区委、区政府对教育发展有高站位的认识。区委书记仇珂静认为,没有教育的“优先”,就没有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先”;没有教育的辉煌,就没有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对于北塔区而言,教育是“硬环境”,也是软实力,更是综合竞争力。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北塔区委、区政府提出,根据北塔区建区时间短、地方小、学校数量少、教育资源不足的实际,建设“小而精、精而优、优而特”的“教育强区”。

  其次是构建了“三大保障机制”,形成教育发展“大合唱”局面。一是建立了区委常委会议、政府常务会定期议教,党政领导定点联校制度和党政领导教育年度述职制度。仅2018年,区委、区政府先后10余次专题研究教育工作。二是建立了部门联系学校机制,压实了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将学校项目建设和支持教育发展列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北塔区的各乡(街道)、各部门都以教育发展为己任,立足部门职责,发挥职能优势,为联点学校优质发展排忧解难、献计献策。三是该区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指标,乡(街道)及主要职能部门党委(党组)书记年底都要向区委、区政府进行教育工作述职。

  还有就是在教育投入上“不打折扣”。北塔区想方设法克服财政困难,落实教育经费的政策不走样,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逐年加大投入力度,“以事定钱、钱随事走”的原则确保了教育项目建设。特别是近三年来,占比区本级财政收入的50%投入教育事业,这成为北塔区教育发展的过硬底气。

  在采访中,记者还看到这样一份手稿:在2019年全区教育大会召开前夕,区教育局给仇珂静准备了一份讲话材料以供参考,可仇珂静在看过这份讲话材料后,自己在上面补充了几千字。这份手写稿不仅深入剖析了北塔区教育发展的问题、困难,还探讨了一系列对策,尤其在教育优先发展的问题上进行了深入思考。

  另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是,该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刘贻银自己动手起草了《北塔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19-2021年)》,并多次组织区政府常务会专题会审。

  这种对教育的用心、用情,不也是北塔区教育改革发展无形却强大的推动力吗?

  (本期图片由北塔区教育局提供)


热稿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