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3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鼓励广大教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思政课该怎样从娃娃抓起?如何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记者就这一话题进行了采访调查。
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校思政课,今后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而且必须提高水平。”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这样的座谈会由党中央召开尚属首次。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在台下听聆这场报告的常德市安乡县深柳中学教师刘业庆,既兴奋激动,又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作为一名基层政治教师,唯有守正创新、与时俱进,用鲜活的改革开放成就来引领学生,用多样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刘业庆说,“思政课教师要找准政治教学的方向和立足点,让课堂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舞台。”
“学业上的缺失还可以补救,道德品行上的缺陷会贻害终身。”湘潭市雨湖区金庭学校教师石灵芝,是我省进京参会代表中唯一一位小学教师。如何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她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找到了答案——“教每个年龄段孩子能懂得的道理。把想要告诉孩子的道理掰开了、揉碎了、讲深了、讲细了,一通百通,孩子们就能懂了。”为此,石灵芝分年段开展教学工作:低年级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中年级注重情绪管理、培养健全的心智,高年级则侧重于理想信念教育。
“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在农村学校尤有必要。”在冷水江市中连乡中心小学校长刘红霞看来,一些农村中小学校对于思政课不够重视,没有把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落到实处,将其视为可有可无的“搭头课”“让路课”。由于农村思政课大多由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师兼任,在升学压力的影响下,思政课甚至直接改头换面变成了教师“加塞”补课、学生做作业的集中时段。只有在临近期末考试时,任课教师才临时“突击攻关”。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
“在座的各位老师,是专职思政课教师的请举手……”2017年12月,在组建 “娄底市刘红霞小学品德与社会名师工作室”之初,刘红霞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结果令她颇为震惊。在54名来自娄底各县(市、区)的学员中,举起手来的仅有两人,其中一个还包括她自己。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提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个要”恰好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发展确立了标准。
从教33年,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摸爬滚打的刘业庆,对于当前思政课的师资现状有着自己的担忧——在一些中小学校,思政课专职教师少,常由学校行政人员或是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师兼任;另一方面,思政课专业教师少,在执教老师中,真正从师范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并不多。事实上,思政课是一门学科,有着自身的学科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如果任课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潜心于教育教学研究,甚至自己就将思政课视为无足轻重的“搭头课”;如果没有一批科班出身、专业素养过硬的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难免会大打折扣。
如何让思政课教师踏上专业成长的“快车道”?刘业庆将一个人的行走变成了一群人的努力。2013年7月,“刘业庆初中思品名师网络工作室”挂牌成立,成为指导全省、全市初中思品教学的一面旗帜。400多位来自各地市州的一线思政课教师在这里“抱团取暖”。建立探讨QQ群、微信群,借助工作室网络平台共享教学资源,专题解读人教版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通过同课异构、赛课等方式组织教学研讨。
在常德市汉寿县太子庙镇中学教师高红广看来,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在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要在思想层面真正重视起来。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把思想政治课堂当作教书育人的主阵地,让思政课真正成为有温度的、引领青少年成长的地方。
“师范院校的职责是培养未来的教师,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要从教师培养的源头抓起。”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小李坦言,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到师范生的培养上,就是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铸造师魂,培养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
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当前的思政课教学,依然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与生活实践脱节等问题,大多是从书本到书本的理论说教。课堂气氛沉闷、呆板,与现实生活相距甚远。怎样让思政课从“有意义”到“有意思”,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在刘业庆的理解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妨从讲好中国故事开始,从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开始。例如,改革开放40年来的巨大成就,就是生动鲜活的“教材”。这40年来衣食住行的变化、社会风貌的变迁,对学生来说都是具体可感的。此外,思政课教师还要善于为学生打开一扇窗,引导他们开阔视野,关心家国大事。例如,上课前,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课前五分钟新闻播报,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进来,在播报、点评时政新闻的过程中,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道德品行的养成不仅仅局限在课堂里,更在师生相处的点滴之中。”石灵芝认为,晨会时,向孩子道一声早安;暮省时,与学生一起聊聊当天的得失;班队活动、升旗仪式等都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行教育的重要契机。疾风暴雨不如和风细雨,教师不能简单粗暴地说教、责骂、惩罚学生,而应在亲和力上下功夫,学会蹲下来与孩子对话,像温暖的风,真正吹进孩子们的心里。
“爸爸是个快递员,心里装的是客户……”在娄底市第八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身童谣,来到学生身边。该校教师陈爱莲表示,对于小学生来说,童谣进课堂是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一种方式,以儿童的语言来表达,拉近了思想政治理论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此外,学校还鼓励学生编创舞蹈、排演情景剧,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象化、舞台化。
从思政小课堂到社会大课堂,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构建了思政课教师、师范生、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各相关单位“四位一体”的师魂养育机制,借助社会资源、社会实践体验、产学研企协同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校还将思政课与“三下乡”活动有机结合,引导师生围绕党情、国情、世情、民情“四情”开展调研,每个“三下乡”小组推出由3至5人组成的宣讲团,在学校“社会主义好声音”的舞台上开展群口演说活动,展现自由、民主、富强、和谐的中国形象。在周小李看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联手,真正实现思想政治理论入耳、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