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娄底市第七小学的陈冰彬老师专程到涟源市古塘乡丁家小学看望昔日的同事。这里是陈冰彬工作的第一站。看到丁家小学的巨大变化,她兴奋不已,忍不住说起了自己的从教故事。
“2005年,我大学毕业,在深圳经历几番碰壁之后,决定跟随男友吴建伟到他的故乡涟源任教,那时他已是丁家小学的一名教师。”陈冰彬告诉笔者,她是衡阳人,是因为男友才与涟源结缘。
“十三年过去了,我至今仍记得那时的情景。男友带着我从涟源城区出发,班车一路向着山顶爬行,一直盘旋向上似乎没有尽头。当时的校园很小,小操坪里只有两个花坛,全校就是一栋教学楼,一头是教室一头是住房。”
当时的陈冰彬没有教师编制,只能当代课老师,教四年级的语文和全校的英语,月工资600元。“我每天都有五六节课,加上没有教学经验,很快就患上了咽喉炎,时常咳嗽。一咳嗽就要喝中药,我所有的代课工资都付给了药店。当时我心想,当一个老师可真难!”
2007年,陈冰彬与吴建伟正式结婚,成为了这所山区学校的夫妻档老师。2008年,陈冰彬通过了涟源市教育局的“特岗招考”,正式成为丁家小学的在职在编教师。
吴建伟介绍,自2013年开始,涟源市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丁家小学也在这阵东风中受益很多。学校先后改造了食堂,扩建了教学楼,兴修了水塔,重整了校门,设计和粉刷了文化长廊,还安装了多媒体教室。他说:“自那以后,丁家小学就一年一变样,不但焕然一新,还有了浓郁的现代化气息。虽然学校的改造升级需要老师们处理更多的事情,可那时我们都忙得兴致盎然。看着学校一天天向着理想的样子变化,快乐之情无以言表。”
2015年,陈冰彬调入了娄底市第七小学。一年之后,吴建伟也调入了新建的涟源市蓝溪学校。“虽然我们都离开了丁家小学。但是,我们在那里度过了最美的十年青春。我们看着校园里的雪松从一米左右长到参天耸立,看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从懵懂孩童变成青葱少年,看着学校的小树林、风雨棚、文化长廊、多媒体教室一个个从无到有。”陈冰彬夫妻俩十分感慨。
陈冰彬的故事其实是涟源教育故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涟源市始终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第一位,极大地改变了涟源教育的面貌。积极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千方百计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到2015年年底,建设农村义务教育合格学校260所,2016年、2017年改扩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95所。严格落实“凡进必考”“定向培养”“特岗招考”等措施,建立健全教师补充机制,促进教师资源向农村倾斜,确保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大体均衡,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全面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成功创建“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