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先声 > 先声观察 > 详情

发现数学,享受数学

2018-07-17 10:56:13 来源:《湖南教育》2018 7C

 

    “我的数学是语文老师教的。”这不是网络上的调侃。邵阳市资江小学224班的数学是教语文出身的杨婵在教。从语文到数学,这是专业的转换,更是思维的转换。杨婵如何穿越学科之间如山的障碍,让学生发现数学的价值,享受数学课堂?

 

勤奋是一种习惯

  1998年,杨婵从邵阳的一所乡村小学调到邵阳市双清区火车站乡跃进小学。

  “学校氛围很好,有一群优秀的老师,经常讨论教学问题。”杨婵像个孩子一样,在领导的鼓励与同事的带动下,一头扎进工作和学习中,享受着教学带来的乐趣。

  短短几年时间里,杨婵相继取得了汉语言文学专科和本科文凭,并阅读了大量教育教学、儿童心理等方面的书籍。自学和拜师两不误。她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把名师的教学经验记录下来,并在自己的课堂里进行尝试。

  听完名师吴正宪的课后,杨婵试着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教学情境。教学二年级《平均分》一课时,学生不理解“分”与“平均分”的区别,为此,她创设了一个猴王分桃的故事情境:“美猴王有6个桃子,分给两只小猴子,可以怎么分呢?”学生的答案很丰富,在此过程中,他们知道了“分”的意思。接着,杨婵又问:“怎么分桃才最公平?”学生在思考中明白了“平均分桃”就是要求每只猴子分到的桃子“同样多”。此外,杨婵还让学生用一句话表达什么是平均分,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平均分的理解。

  勤奋会成为一种习惯。现在,杨婵上数学课虽然已游刃有余,但每一堂课,她都像上公开课一样,反反复复地备课、磨课。有人问她,不累吗?她回答说:“当然累啊,但有时候,我还挺享受备课、上课的过程。”

  去年,她为了上好一堂数学比赛课,十多次向名师请教,把教案整理了一次又一次,精练到每一句话。“有时对着墙壁练习几小时,有时在路上边走边念念有词,儿子打趣我,‘妈妈,你是在演戏吗?’”说到这,杨婵笑了起来。

  生活总是厚待努力的人。杨婵收获了很多荣誉。论文多次获省、市级奖项,教案《小数的认识》获湖南省三优联评二等奖。

 

把数学放到生活中

  2001年,杨婵服从学校安排转教数学。

  “哦得了,一头雾水!”回忆起17年前的情景,杨婵一口邵阳话不自觉就冒出来了。在杨婵心里,语文很美,语言美,境界也美,而数学就是一堆数字。于是,杨婵找学校领导诉苦。领导却说,年轻人要迎难而上,难就去学习。说完后,领导还安排她去学习。没想到,这次学习让她改变了对数学的看法。

  2001年,全国数学名师吴正宪到邵阳市第二中学示范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课。吴正宪老师上的是《统计》,她将生活中的事与数学知识结合,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跟教语文的感觉完全不同,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很快乐,老师也很快乐。”言谈中,杨婵当时的那种欣喜仍能感受到。

  有了兴趣,并不代表能教好数学。现实的困难很快给了杨婵一个不小的打击。

  “教‘四则混合运算’时,我认为学生把规则记住,按照套路来就行了。可是,教完课后,学生居然完全不会。”杨婵很沮丧,但骨子里越难越要上的倔劲儿让她没有放弃,反而拿出了更大的决心要啃动这块“硬骨头”。她重新翻阅教材,只得到“运用规律学会计算”这几个抽象的字。怎么办?“要把数学放到生活中”,还是吴正宪老师的课带给她启发。

  当时路边常有卖西瓜的,所以,杨婵以买西瓜的情境出了一道数学题。学生根据题目列出了算式,但由于受思维定式的影响,他们忽略了运算符号,仍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杨婵一边让学生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一边自己分步列算式计算。最后,学生在计算结果的比较中,发现了差异,重新审视了计算过程,慢慢理解了运算规则。

  在作业中添加生活元素也是杨婵的尝试。她要求学生预习新课后思考这些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如教完乘法后,她提供给学生某花店的鲜花价格表及需购买的鲜花支数,请学生根据信息提问并自行解答。教学长方体的认识后,她布置学生制作一个长方体,并给6个面涂上不同颜色。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加深了对长方体的认识和理解。一开始家长对这样的数学作业很抵触,但看到孩子回家后主动琢磨问题,成绩也不错,慢慢就接受了。

  杨婵教的班级数学成绩不错,但她从来不用成绩来衡量学生。她觉得,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喜欢上数学才是最重要的。

 

以生为师,教学相长

  2011年,杨婵的儿子上一年级了,这让她决定从一年级完整地带一届学生。

  “一方面我想陪伴儿子完整地走过小学阶段,另一方面我也想了解儿童的思维特征和发展规律。”杨婵毫不掩饰地说,“我观察和研究儿子,从他身上发现的问题,我猜学生大约也会有。”

  儿子的确给杨婵很多教学启发。

  教学《给物体分类》后,儿子和小伙伴来到她的办公室,对她说:“妈妈,我觉得也可以按另一种标准(不是课堂中讲到的分类标准)分类。”儿子的话一下子触动了杨婵,儿子是对的,这些物体分类的标准不止一个,而课堂上她只说了一种分类标准,这对思维简单的孩子来说相当于告诉他们只有一种分类方法,框限了学生的思维。后来,杨婵就物体分类的问题又上了一节课。这次,她鼓励学生思考:“你们还可以怎样分类?”学生说出了很多想法,杨婵和他们一起一一分类,共同验证各种思路的可行性。这次经历给杨婵的影响很大,从此以后,她的课堂上,总会问学生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我们不是要框限孩子的思维,而是要鼓励孩子多角度思考。”杨婵说。

  教学《圆柱的体积》后,喜欢画画的儿子与同学买回圆柱自己捣鼓,他们将圆柱拆成数份小三角体,又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这给了杨婵启发,她据此重新设计了《圆柱的体积》一课,把儿子和同学的捣鼓引入教学中。学生在拆拼过程中找到了等量关系,根据已有的长方体体积计算知识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她执教的《圆柱的体积》这一课还获评2017年度“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

热稿排行

Baidu
map